array(5) {
["chapterid"]=>
string(8) "43100630"
["articleid"]=>
string(7) "6202774"
["chaptername"]=>
string(7) "第2章"
["content"]=>
string(2588) "艺术家林晚晴今日回国,疑为爱奔赴”。
配图是机场抓拍,林晚晴穿着米白色风衣,墨镜推至头顶,笑容明艳,身边跟着的助理推着行李车,背景是熙攘的人群。
她看起来很好,岁月似乎格外厚待她。
心头没什么波澜,早料到的。
沈聿今天所谓的“应酬”,内容不言自明。
3拖着行李箱走到客厅,目光不经意扫过书房紧闭的门。
脚步顿住。
那里有个保险柜,沈聿以为我不知道。
一次他醉酒,我扶他进去休息,他摸索着按下指纹时,我瞥见了柜门开启的一角。
里面除了重要文件,还有一个丝绒盒子,以及……一张用旧了的护照夹层照片。
好奇心杀死猫,也足以让一个替身看清自己的位置。
后来某个沈聿出长差的白天,我用了点手段,拓下了他的指纹膜。
打开保险柜的过程,心跳平稳,甚至带着点冰冷的求证欲。
丝绒盒子里,是林晚晴当年遗落在这里的一枚胸针,蝴蝶形状,碎钻拼凑,俗气的精致。
而那张护照夹层里的照片,才是真正的主角。
少女时代的林晚晴,穿着芭蕾舞裙,在练功房里回眸浅笑,脖颈纤细,眼神清亮,带着不谙世事的天真与骄傲。
那是沈聿心上的朱砂痣,胸口的白月光,是他所有深情与执念的源头。
而我,陈苒,不过是因为三分相似的侧脸轮廓,尤其是低头时那一段颈线的弧度,被他从人海里捞起,安置在这座金丝笼里,扮演一场拙劣的模仿秀。
最初不是没想过挣扎。
他喜欢我穿棉质长裙,因为林晚晴私底下爱穿;他喜欢我留长发,微卷,散在腰间,因为林晚晴有一头海藻般浓密的长卷发;他喜欢我泡的茶里加一点蜂蜜,因为那是林晚晴的习惯;甚至他在情动时,唇齿间模糊溢出的那个音节,我也渐渐分辨出,不是“苒”,是“晚”。
后来就习惯了,甚至开始刻意“优化”这种模仿。
我研究林晚晴留在网络上的所有影像、访谈,模仿她微笑时嘴角上扬的弧度,说话时尾音微微的拖长,不经意间的小动作。
沈聿很受用,他看我的眼神时而恍惚,时而满意,给我的物质补偿也愈发慷慨。
4我们各取所需,他透过我看另一个女人,我则透过他,触摸另一个早已消逝的轮廓。
"
["create_time"]=>
string(10) "1761614459"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