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98871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02526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30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650) "

“我……我愿意试试。”秦晓兰的声音轻得仿佛只有她自己才能听见,她的手指紧紧攥着书页,似乎这样能给她一些力量。

罗建华看着妻子和母亲,沉默片刻后,终于缓缓地点了点头:“好,我们一起努力。”他的话语虽然简短,但却充满了决心和信心。

当晚,罗红英下夜班回到家,一眼就看到了摆在桌上的教材和母亲那严肃而不容置疑的表情。她惊愕得几乎说不出话来,完全没有料到家里会突然有这样的变化。

然而,在母亲的坚持下,罗红英最终还是决定加入这场看似不可能的家庭备考计划。尽管她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怀疑,但她知道,只要全家人齐心协力,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,实现他们的目标。第二天清晨五点,秦晓兰就起床了。她轻手轻脚地来到小厨房,就着微弱的灯光翻开《高中数学》。第一章节的代数公式像天书一样摊在眼前,她咬着铅笔头,额头渐渐沁出汗珠。高中毕业已经四年,很多知识早就还给了老师。

"这里应该用因式分解..."她喃喃自语,草稿纸上写满了错误的演算。

"这么早?"罗建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他穿着工装,显然正准备去上早班。

秦晓兰抬头,勉强笑了笑:"我数学最差,得多花时间。"

罗建华俯身看了看她的草稿,指着一个步骤:"这里错了,平方差公式用反了。"他拿过铅笔,三两下就解开了困扰秦晓兰半小时的题目。

秦晓兰眼睛一亮:"原来是这样!建华,你真厉害。"

罗建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:"我在技校时数学还行。等我下班回来,我们一起学。"

送走丈夫,秦晓兰继续埋头苦读。上午十点,她匆匆吃了口馒头咸菜,就赶去机械厂上中班。车间里机器轰鸣,脑子里却还在回想早上的数学题。

"秦晓兰!注意力集中!"车间主任的呵斥声把她拉回现实,"

秦晓兰连忙点头,强迫自己专注于眼前的工作。但休息间隙,她又偷偷从口袋里掏出抄满公式的小纸条默记。

下班回到家已是晚上九点,罗建华和罗红英已经坐在饭桌前学习。杨秀珍端上热腾腾的面条,秦晓兰狼吞虎咽地吃完,立刻加入他们。

"哥,这个物理题我怎么也看不懂。"罗红英苦恼地推过书本。

罗建华正要解答,杨秀珍突然说:"等等,我请了个人来帮你们。"她神秘地笑了笑,走去开门。

门外站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,戴着圆框眼镜,手里拎着个旧皮包。

"周老师!"罗建华惊讶地站起来。

周老师是附近中学退休的物理老师,文革期间被下放到工厂劳动,最近才平反回家。杨秀珍不知用什么方法说动了他来辅导。

"秀珍说你们家有三个要学习,我老头子闲着也是闲着。"周老师和蔼地说,从皮包里拿出几本手写的笔记,"这是我这些年整理的笔记。"

接下来的日子里,周老师每周来三次,系统地帮他们梳理知识点。有了专业指导,三人的进步突飞猛进。但最困难的不是学习本身,而是如何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保持精力。

一天深夜,秦晓兰趴在桌上睡着了,铅笔从指间滑落。罗建华轻轻摇醒她:"去床上睡吧。"

秦晓兰揉着酸涩的眼睛:"不行,今天必须把这章看完。"她的声音里带着哭腔,"建华,我太笨了,这些题怎么都做不对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612597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