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
["chapterid"]=>
string(8) "43094266"
["articleid"]=>
string(7) "6201490"
["chaptername"]=>
string(8) "第31章"
["content"]=>
string(2534) "税终端机附近,假装是来指导群众使用设备的志愿者。
我的耳朵却像高灵敏度雷达一样,捕捉着那边的对话。
“……也就是说,企业办理这项退税,还需要提供上一年度的完税证明原件?”
一个疑似暗访组成员(简称A)问道,语气平和,但问题尖锐。
窗口里的小姑娘显然很紧张,说话有点磕巴:“是、是的,老师,这是规定,主要是为了核实……”“规定是死的,人是活的嘛。”
另一个成员(B)笑着插话,但笑容没什么温度,“现在都大数据时代了,税务系统内部查不到吗?
这不是增加企业负担吗?
我们刚在隔壁区,他们就已经实行承诺制了。”
小姑娘脸更白了,求助似的看向旁边的老同志。
老同志赶紧接话:“您好,这项政策我们区里正在研究推进,但目前还是按市里的统一要求……”“研究推进?
有没有时间表?”
第三个成员(C)立刻追问,手里笔不停。
老同志也被问住了。
眼看窗口人员就要被问倒,我知道不能等了。
我悄悄调动一丝精神力,不是去影响暗访组(那太明显,风险太大),而是……去影响窗口那位紧张的小姑娘。
我将一股极其微弱的、带着“镇定”、“条理”和“专业”意味的精神波动,如同春风化雨般,传递过去。
这不是控制,而是增强她自身的信心和逻辑能力。
同时,我对着自助终端机前一个真正遇到操作困难的老大爷,用不大但足以让旁边人听清的声音,耐心、清晰地讲解起来:“大爷,您看,先刷身份证,对,然后点这里……这个表要填的项目我帮您看看……不麻烦,这是政府为了方便咱们老百姓特意设的……”我的声音温和,语速适中,讲解条理清晰,态度无可挑剔。
我刻意展现出的这种专业、耐心、为民服务的形象,形成了一种无形的“场”,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旁边的对话。
果然,受到我精神力安抚和现场示范影响,那个窗口小姑娘突然像是开了窍,深吸一口气,语气变得平稳而坚定:“三位老师,您说的承诺制确实是未来的方向。
但目前,根据《税收征收管理法》实施细则第XX条,以及市税务局202XX号文件规定,该项退税仍需提"
["create_time"]=>
string(10) "1761591335"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