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
  ["chapterid"]=>
  string(8) "43090954"
  ["articleid"]=>
  string(7) "6201141"
  ["chaptername"]=>
  string(8) "第17章"
  ["content"]=>
  string(2266) "们都活在某种“梦能系统”里。
它可能是屏幕、是算法、是欲望、是生活的惯性。
我们在里面反复醒来、反复沉睡,像折翼的鸟,飞不出光的笼子。
李乐的故事,从一开始就注定是“孤独的清醒者”的故事。
他是那个还在质疑系统、还在问“我是谁”的人。
而鸢,则是梦的化身——她既代表幻象,也代表希望。
她是李乐想要拯救的对象,却也是他的另一半灵魂。
当他们相遇,其实是“人类的理性”和“梦的感性”再次碰面。
当他们相互理解,梦与现实的界限,才真正崩塌。
在创作过程中,我最想表达的是一个念头:梦从来不是逃避现实的手段,而是理解现实的方式。
我们每个人的心里,都有一座折翼之城。
那是你曾经想飞却坠落的地方,是你放弃希望、但又偷偷渴望重新开始的角落。
李乐不是英雄,他只是一个普通人,可正因为他还在害怕、还在怀疑、还在痛,他才是真实的。
真正的觉醒,不是摧毁梦,而是承认梦曾经存在。
我给《折翼之城》的结尾安排了一个“温柔的毁灭”——世界崩塌,但黎明仍在。
梦散了,但梦的记忆化作光,成为新的秩序。
那一刻,李乐的意识被重写,可他的情感却留下来了。
他不再是“个体”,而是成为人类所有梦境的底层共鸣。
这既是毁灭,也是重生。
就像古老东方哲学所说的“涅槃”,死亡并不是终点,而是意识的另一个起点。
如果你看到这里,我希望你能记住——“折翼”并不是失败。
它只是提醒我们:曾经,我们真的飞过。
无论你现在被困在哪个梦里,无论你的人生有多荒诞、失控或模糊,都不要害怕那种“看不清自己”的感觉。
因为正是在那一刻,你正在靠近“醒来”。
最后,我想以鸢的一句话,送给每一个在梦与现实之间挣扎的人:“梦要醒之前,总会痛。
可醒来的世界,也可以温柔。”
"
  ["create_time"]=>
  string(10) "1761578873"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