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87012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00564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12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570) "弘自身难保,对柳盈盈的那点怜惜,也渐渐被烦躁和迁怒所取代。

他甚至有一次在柳盈盈哭诉时,忍不住斥责道:“若非你父兄行事不端,何至于此!

你如今该安分守己,好好抚养皇儿,莫要再给孤添乱!”

柳盈盈被斥得呆立当场,心如刀绞。

她终于明白,所谓的恩宠,在触及自身利益时,是多么不堪一击。

而沈芷娴,依旧是那个贤良淑德的太子妃。

她不仅没有落井下石,反而几次在李弘面前为柳盈盈说情,劝他看在皇孙的面上,对柳家网开一面。

她还时常派人给绮春阁送去补品和衣物,关切柳盈盈的身体。

这番做派,不仅赢得了东宫上下的一致称赞,连李弘都觉得,太子妃心胸宽广,堪为后宫表率。

只有柳盈盈,在接到那些“赏赐”时,感受到的不是温暖,而是刺骨的寒意。

沈芷娴越是大度,她就越是觉得对方深不可测,那句“挡了别人的路”如同梦魇,日夜缠绕着她。

她开始疑神疑鬼,觉得身边每一个宫人都可能是沈芷娴的眼线,送来的每一件东西都可能被动了手脚。

她变得神经质,时常无故打骂宫人,对怀中的孩子也失去了最初的耐心和喜爱,有时看着他酷似自己的眉眼,甚至会生出一种莫名的怨恨——如果不是为了生他,她或许能更好地固宠,或许父亲就不会倒台得这么快……她的精神状态,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垮了下去。

沈芷娴冷眼旁观,知道火候差不多了。

---永昌十三年秋,柳家谋逆案发。

这当然是沈芷娴的手笔。

那些贪墨、欺压良善的罪证,足以让柳家万劫不复,但还不够“爆”,不够“爽”。

她要的,是彻底钉死柳家,让李弘都无法,也不敢再维护。

于是,一些“恰好”被发现的,柳父与某位手握兵权的藩王往来密切的信件,以及几件逾制的、带有龙纹的器物,“顺理成章”地出现在了抄家的清单上。

谋逆大罪,十恶不赦。

皇帝勃然大怒,下旨:柳氏满门,男丁斩立决,女眷没入教坊司,家产充公。

圣旨传到东宫时,柳盈盈正在对着镜子梳妆,试图用脂粉掩盖憔悴的容颜,期待李弘能来看她一眼。

当内监尖利的声音宣读完毕,她手中的玉梳“啪嗒”一声掉在地上,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564884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