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
["chapterid"]=>
string(8) "43078690"
["articleid"]=>
string(7) "6199164"
["chaptername"]=>
string(7) "第2章"
["content"]=>
string(2598) "把你背回来。
你这都昏迷三天了。”
乱葬岗?
唐安然猛地坐起,这个动作牵动了手腕的伤口,一阵刺痛传来。
她低头看去,只见左手腕内侧多了一道缝合整齐的伤口,线脚细密,显然是专业人士的手笔。
她下意识摸向口袋——手机、学生证、那把她用惯了的解剖刀全都不见了,只有怀里还揣着那本砖头厚的《本草纲目》和牛皮封面的解剖学笔记。
笔记的封皮上,竟还残留着些许青蓝色的微光,正缓缓渗入牛皮纹理中。
“现在是...哪一年?”
她的声音因干渴而沙哑发颤。
老妪掰着黑黄的手指算了算:“长安城里刚过上元节,该是天宝十二年了。”
天宝十二年?
公元753年?
唐安然眼前一黑,差点栽回稻草堆里。
她居然穿越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唐朝,还是安史之乱爆发前夕。
更荒谬的是,她竟是以一具“尸体”的身份,被一位素昧平生的医官从乱葬岗救了回来。
第二章:长安瘟疫陈医官是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子,约莫四十岁年纪,眉眼间带着读书人特有的温和与疲惫。
他在长安城平康坊开了家小医馆“济世堂”,门面不大,却收拾得干干净净。
当唐安然尝试用“感染”“细菌”“隔离”这些现代医学概念解释瘟疫时,陈医官捻着胡须的手顿住了,眉头紧锁。
“姑娘说的是瘴气吗?”
他将信将疑,“近日城西确实怪事频发,病患皆发高热,皮肤上浮现青斑,三日之内必定气绝。
官府已封锁了那几条巷子...”唐安然的心沉了下去。
她坚持要跟陈医官去城西出诊。
穿过繁华的东市,越往西走,街景越发萧条。
抵达被官兵把守的坊门时,一股熟悉的腐败气味扑面而来——正是解剖台上尸体过度解剖时散发的那种甜腻恶臭。
狭窄的巷子里,门户紧闭,偶有胆大的居民从门缝中窥视。
几具盖着草席的尸体被随意丢弃在墙角,裸露的脚踝上布满青黑色斑块。
更令人心惊的是,那些尚存一息的病患被家人安置在屋檐下,他们蜷缩在草席上,浑身颤抖,皮肤溃烂处流淌着黄绿色的脓液。
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孩童突然剧烈抽搐起来,猛地吐出一大口黑血,嘴角竟挂着青蓝色的泡沫——那颜色,与解剖台"
["create_time"]=>
string(10) "1761544823"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