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77405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8828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7) "第8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598) "议,休怪本王不念同僚之谊。”

一番话,掷地有声,维护之意显而易见。

自此,再无人敢拿旧事做文章。

沈芷萱坐在他身旁,看着他为自己挺身而出的侧影,心中暖流涌动。

她悄悄在桌下握住他的手,李瑾立刻反手将她的手紧紧包裹在掌心,两人相视一笑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

他们就像那对玉佩上所雕的比翼鸟,相互扶持,彼此守护,翱翔于属于他们的天空。

第五章 连理共枝然而,树大招风。

楚王功高,又深得帝心,难免引来嫉恨。

元和十二年,边境再起战事,与此同时,朝中竟有人诬告楚王李瑾拥兵自重,与敌国暗通款曲,意图不轨。

证据看似确凿,一时间朝野震动,流言四起。

皇帝虽信任弟弟,但人证物证面前,也不得不下令暂夺李瑾兵权,命其在府中闭门思过,接受调查。

楚王府一时间门庭冷落,气氛压抑。

李瑾虽身处逆境,却依旧沉稳如山。

他相信皇兄最终会明察秋毫,但暗中势力的搅局和“确凿”的证据,也让局势变得岌岌可危。

关键时刻,沈芷萱站了出来。

她没有惊慌失措,而是展现出了惊人的冷静和魄力。

她动用了这些年来,因研习医术而暗中建立的、与各地药商、甚至一些隐士高人的关系网络,开始秘密调查诬告背后的线索。

她敏锐地发现,所谓的“通敌信函”上,所用的墨锭带有一种极罕见的、产自南疆的植物清香,而这种植物,正是调制某种特定迷药的一味辅药。

顺着这条线索,她与李瑾留下的心腹暗卫配合,顺藤摸瓜,几经周折,最终查到了诬告的源头——正是与李瑾在朝堂上屡有争执的枢密使庞渊。

原来庞渊与外敌勾结,怕李瑾在边境识破其阴谋,便先下手为强,意图构陷。

沈芷萱设法拿到了庞渊与外敌往来的真实信物,并找到了被庞渊灭口未遂的关键人证。

在一个深夜,她不顾危险,亲自带着这些证据,通过秘密渠道,呈递到了皇帝面前。

皇帝览奏,勃然大怒,立刻下令彻查。

真相很快水落石出,庞渊及其党羽被一网打尽。

李瑾的冤屈得以昭雪,兵权奉还,威望更胜从前。

当李瑾走出禁锢他多日的王府,看到站在门口迎接他的沈芷萱时,夕阳的余晖为她周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538920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