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76453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8650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7) "第9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636) ",先深呼吸。”

课程上线的第一个晚上,报名人数三十多人。

第二个晚上,两百多人。

第三个晚上,一千多。

我在直播间里讲“举证责任”和“事实核查”,讲“不要让自己的良心当成娱乐”。

屏幕右下角飞过一条条弹幕,绝大多数是“学到了”“第一次知道可以这样”,也混着“装什么清高”“你们求生欲真强”。

我忽然发现自己在做一件过去想都没想过的事——我在教别人怎样在“按键之前”活出一点点难度。

这是反潮水的事,但反潮水不一定要翻海,也可以在水边钉一个钉子。

那一晚,直播结束,我收到一个叫“Ginkgo”的人私信。

他说他父亲因为一条“医疗事故”的视频被网暴,后来证明视频里根本不是他父亲。

网暴之后他父亲心梗住院,他说他想做点什么。

他不是来要答案,他来要工具。

我把我们小组的“核查清单”发给他:来源、时间、地点、当事人、报警、隐私、剪辑痕迹、原始链路、利益相关。

他回“谢谢”,又回了一个“我会慢一点”。

我站在窗边盯着那句“慢一点”,眼睛忽然很酸。

我知道我们做的是对的。

哪怕有人嘲笑我们“慢”,慢也不是羞耻,快才需要解释。

周末,我们去见她妈妈。

她妈妈眼睛里那种看我的小心翼翼已经少了很多,但仍然会不由自主地在某个问题上停顿一下,好像在衡量我这个人有多少分。

吃饭到一半,她忽然问:“念念,说你们那边的事情,是不是还没完?”

周念夹菜的手顿了一下,说:“还没,也不会完。”

她妈妈叹一口气,叹气的声音像从很远的地方传过来。

“你们以后会有孩子。”

她看着我们,“我只希望他能过得安静一点。”

我答应她:“我们会让他学会慢一点。”

她笑:“他要是急呢?”

我说:“那就让他急,但让他知道急的后果。”

饭后,小区路两侧是刚修过的灌木带,叶子边缘有灰白的尘。

门卫室的电视递来一阵不合时宜的热闹声,柱状图上下跳动,像一群兴奋的指头。

周念踩过一截裂开的地砖,忽然停下:“如果有一天,我们也被‘第零名’按下去,你会怎么办?”

我没马上回答。

我知道她问的不是“会不会犯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534050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