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
["chapterid"]=>
string(8) "43075242"
["articleid"]=>
string(7) "6198279"
["chaptername"]=>
string(7) "第6章"
["content"]=>
string(2648) "。
我打开备用机,把直播画面切到另一路录播。
黑衣人终于抢到了我的主机屏幕,却发现画面还在按自己的节奏更新。
他愣了两秒,这两秒为警察预备了走廊转角处的时间。
“请你们配合调查。”
周砚站在门口,声音没有抬高,像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一个字。
他的同事封住走廊,走进来时动作干净利落。
沈寄青站在后面,像一截锋利的影子。
她的妆没有花,笑也没乱:“宋小姐,你在玩火。”
她看我,“火总是先烧着拿火的人。”
我把录音笔摆在桌子上,说:“录音已经传送。”
她眼神轻轻一偏,像一只盘踞很久的蛇突然抬头。
我知道她怕的不是火,是看得见的水。
火把一切烧成灰,水会把灰冲到河里,让人看到它到底是什么。
我们在警局做笔录的时候,秦若栖在车里给我打了电话。
她的声音柔和,像没有锋芒的刀:“你赢了半局,但你不会赢终局。
我们讲故事的人,从不缺故事。”
雨打在她车窗上,咚咚地像敲一面皮鼓。
她在电话里说要见我,第二天在一条安静的街边,她递给我一个U盘:“这是你要的好故事的剧本。”
她的眼帘向下,像在遮掩什么。
我接过U盘,她的目光暖得很近:“别谢我,我们各取所需。”
U盘里是完整的“舆论制造标准流程”。
从挑选“靶子”,要求“具有可塑的争议点”,到设计“反面镜头”,比如在关键人物身边安排“月牙戒指”的手,在镜头边缘露出一小截,制造“第三只手”的错觉。
再到对接热搜资源、设定关键词、给“艺人”签“沉默协议”,条款严密得像一个擅长谜语的人在自我展示。
一段监控让我握紧了鼠标——江米葵走失前,被一群不认识的人“围堵拍摄”,有人喊“看镜头”,她急急往前,抱着头从车流中穿过。
最后一帧,镜头边缘伸进来一只手,手上月牙戒指清楚。
那枚戒指我见过,在沈寄青的手上闪,一次又一次。
胃里慢慢升起一股酸,我按住自己,怕从喉咙里吐出来的是那三个拖了一年的字。
我决定把这一切扔进光里。
在被允许的范围里。
周砚看完U盘,沉默一会儿,说:“我们申请扣押。”
他说话时看我一眼:“你别单独行动。
"
["create_time"]=>
string(10) "1761529788"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