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74611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8256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18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662) "场的焦点。

她穿着一身艳红色的长裙,站在聚光灯下,自信满满地介绍着她的“心血之作”。

“‘灵犀’的核心,在于我们独创的‘多维情感交互模型’,它能真正理解并回应用户的深层情感需求……”我坐在台下,听着她将我和沈知行当年的构想,用华丽的辞藻包装后,据为己有,心中一片冰冷。

沈知行握住我的手,给了我一个安抚的眼神。

终于,到了最后的Q&A环节。

无数记者和业内人士举手。

许曼优雅地指向了前排一个记者。

而我,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。

所有的镜头,瞬间对准了我这个不速之客。

许曼的脸色微变,但还是维持着风度:“这位小姐,请问你有什么问题?”

“许总监。”

我拿起话筒,声音清晰地传遍整个会场,“我是‘微光AI’的创始人,温软。”

“温软”两个字一出,全场哗然。

所有人都知道,“云脉”和“微光”最近的紧张关系。

许曼的笑容僵在了脸上。

“原来是温总,久仰。”

“我听了您的介绍,对‘灵犀’的底层算法非常好奇。”

我直视着她,“您提到‘多维情感交互模型’,请问,当AI在处理‘喜悦’和‘期待’这两种高度相似但内核完全不同的正面情绪时,它的权重判断逻辑是什么?

阈值又是如何设定的?”

这是一个极其刁钻的技术问题。

是当年我和沈知行在实验室里,吵了无数次才最终解决的核心难题。

如果许曼只是偷了我们的概念,她绝对答不上来。

果然,许曼的眼神闪过一丝慌乱。

“这个问题……涉及到我们的核心机密,恐怕不方便在这里透露。”

“是吗?”

我步步紧逼,“那换个简单点的问题。

在算法的早期版本中,为了防止AI被用户的负面情绪过度‘污染’而产生逻辑崩坏,我们通常会加入一个‘情感熔断机制’。

请问‘灵犀’的熔断代码,是基于哪一种开源协议修改的?”

这个问题,更是陷阱中的陷阱。

因为真正的“熔断机制”,是我和沈知行完全原创的,根本没有参考任何开源协议!

许曼的额头开始冒汗。

她支支吾吾,顾左右而言他。

台下开始响起窃窃私语。

内行看门道,所有技术人员都看出了不对劲。

我没有再给她机会。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528760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