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71568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8137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10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704) "说谁。

帖子里,方茴被塑造成了一个品学兼优、孝顺懂事、却被命运捉弄的悲情角色。

文章用词极其煽情,详细描述了方茴的家境有多么贫寒,她学习有多么刻苦,那个保送名额对她来说有多么重要。

然后,笔锋一转,开始写季然。

在帖子里,季然成了一个“家境优渥却毫无同情心”的富家女,“仗着自己有点小聪明,就对别人的苦难视而不见”,甚至还“当众羞辱”苦苦哀求的方茴,说出“你穷你有理吗”这种恶毒的话。

文章最后,发帖人还发出灵魂拷问:“我们的教育,难道只是培养高分的怪物吗?

一个对同伴的苦难毫无怜悯之心的人,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,真的有资格踏入京大的校门吗?

我们一中的校训‘厚德载物’,难道只是一句空话吗?”

好家伙,这帽子扣的。

直接从个人恩怨,上升到了学校声誉和教育理念的高度。

这篇帖子,就像一颗深水炸弹,瞬间引爆了整个学校的舆论。

下面的评论区,一边倒地全是对方茴的同情和对季然的谴责。

“太过分了!

这个季然是谁啊?

滚出来道歉!”

“穷是原罪吗?

努力有错吗?

凭什么要被这么对待!”

“我认识方茴学妹,她人特别好,每次都把勤工俭学的钱寄回家里,自己只啃馒头。”

“抵制季然!

这种人不配保送!”

“建议学校彻查!

不能让一颗老鼠屎,坏了一锅汤!”

宋伊,一个平时跟方茴走得很近的女生,我们班的文艺委员,也实名回复了帖子。

她的话看起来很客观,很中立。

“大家好,我是季然的同班同学宋伊。

关于这件事,我希望大家能冷静一点。

季然同学可能只是一时没想通,她平时人还是不错的,就是性格有点……直。

我想,她可能没有恶意。

方茴同学也别太难过,我们都会支持你的。”

她这段话,看似在和稀泥,实际上是火上浇油。

她坐实了季然“性格直”,也就是“说话难听”的标签。

她安抚方茴,潜台词就是“方茴是受害者,需要我们支持”。

她一句坏话没说,却把季然钉得死死的。

真是高手。

我看得手脚冰凉。

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舆论战。

他们要把季然彻底搞臭,让她在学校里待不下去,逼她主动放弃那个名额。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527678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