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69880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8081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39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559) "

林建军猛地抬起头,眼里的蔫劲儿散了,冒出点火星:"行!这赌我跟!将来我开的煤矿,要让全国的工厂都烧咱的煤!"

"我搞玉石,要让全世界的博物馆都摆着咱中国的翡翠!"苏振海也端起酒杯。

"我搞古董,要把流失海外的宝贝都赎回来!"许成推了推眼镜,眼里闪着光。

四只酒杯"哐当"一声碰在一起,酒液溅出来,落在铜锅边缘,被蒸腾的热气熏得发香。窗外的风还在刮,可这小小的角落里,却像燃起了团火,把四个年轻人心里的憋屈和不甘,都烧得透亮。

***那天的酒喝到后半夜,四个半大的小子勾肩搭背地往家走,在胡同里唱跑调的军歌,惊得人家院里的狗直叫。

"庆明,你记住,石油是工业的血,将来你得让咱的血比老外的热!"林建军搂着他的肩膀,舌头有点打结。

"振海,你的玉石得雕龙雕凤,别学那些洋人搞歪门邪道!"许成拍着苏振海的背。

"大成子,你淘古董得带把尺子,别让人蒙了!"苏振海笑着回怼。

程庆明看着头顶的星星,觉得比任何时候都亮。他想起程庆海临走时说的"好好干,在哪儿都是为国家出力",突然觉得没穿上军装,好像也没那么遗憾了。

***后来的日子,四个年轻人真的像那天在铜锅里约定的那样,在各自的道上往前闯。

程庆明去了陕北,跟着勘探队摸爬滚打,从开油罐车到组建运输队,再到成立自己的石油公司。他见过油田喷发时的壮观,也经历过油价暴跌时的艰难,可每次想放弃,就想起那个铜锅旁的约定,想起要让"中国油"烧得更旺,就又咬着牙扛了过去。

林建军真的去搞了煤矿。他从山西的小煤窑做起,凭着一股狠劲和不糊弄的性子,把煤矿越做越大,还搞起了煤化工,让黑煤块变成了清洁的煤气、高效的化肥。有人说他傻,放着轻松的生意不做,偏要啃硬骨头,他总说:"我爸说了,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,都是正经事。"

苏振海没去学画画,踏踏实实地跟着父亲学看玉石。他把苏家的"聚宝斋"从琉璃厂开到了全国,还把分店开到了国外。他不做假料,不坑客人,说"咱中国人的玉石,得带着良心卖"。有回程庆明跟他开玩笑,说他的翡翠比石油还贵,他笑着说:"贵才好,说明咱中国的宝贝值钱。"

许成成了古董界的"火眼金睛"。他没开古董店,而是进了博物馆,从保管员做到了馆长。他跑遍了全世界,把流失海外的青铜器、瓷器一件件赎回来,说"这些是老祖宗的念想,不能丢"。他办公室里最显眼的位置,摆着当年那个青铜爵,说是"提醒自己别忘了本"。

他们偶尔会凑在一起,还是去那家"聚福楼",还是围着铜锅喝酒。聊起当年的约定,都笑着说"没给国家丢人"。

***2005年的冬天,程庆明的儿子程俊泽十岁生日,他请了苏振海一家来吃饭。苏振海的女儿苏晓晓刚六岁,扎着两个羊角辫,抱着程俊泽的胳膊,奶声奶气地说:"俊泽哥哥,长大了我要当明星,你当我的粉丝好不好?"

程俊泽翻了个白眼:"当明星有啥意思?我将来要接我爸的班,搞石油!"

程庆明笑着拍了拍儿子的头,对苏振海说:"你看这俩孩子,跟咱当年似的。"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523885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