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69811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8080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20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870) "
“江大计算机科学中心,三楼东侧的楼梯转角。”
这个坐标,像一把生锈的密钥,猛地插入了林知意记忆深处某个被遗忘的锁孔。八年前的画面,伴随着灰尘和朦胧的光晕,强行从缓存中被读取出来。
江大。计算机中心。三楼东侧……那个采光不好、堆放旧服务器的僻静转角。她确实经常在那里……一个人啃最难的专业书,避开人群的喧嚣,也避开某些她当时不愿面对的人和事。
可她从不记得,在那里被拍过照。更不记得,镜头后面的人,是陆延昭。
八年前……他也在江大?她迅速在脑海里检索所有关于“陆延昭”的公开信息——科学院院士,学术新星,但他的教育背景似乎一直语焉不详,被更耀眼的成就所掩盖。如果他当时也在江大,以他的才华,不可能籍籍无名到让她毫无印象。
除非……
林知意抬起头,看向站在几步之外的陆延昭。他的目光沉静,带着一种等待校验结果般的耐心。加密通道已经建立,他给出了第一个数据包,现在,轮到她进行哈希值验证了。
“八年前,”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,“你也在江大?”
“嗯。”陆延昭微微颔首,“计算科学专业,直博。比你高两级。”
高两级……那就是她大一刚入学时,他已是博士。学术金字塔的不同层级,加上他显然不是热衷于社交活动的类型,没有交集,似乎说得通。
“那张照片……”林知意追问核心,“是什么时候?为什么拍?”
陆延昭沉默了几秒,像是在调取一段存储久远、索引可能已经损坏的记忆数据。他的目光掠过她,投向虚空,仿佛在凝视八年前的那束光。
“具体日期,系统日志已丢失。”他用了另一个比喻,“大概是深秋,下午四点左右。你靠窗坐着,在看《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》的第二章,关于浮点数表示的那一节。阳光……刚好从西窗照进来,落在你翻页的手指和……蹙起的眉头上。”
他描述的细节,精准得可怕。林知意甚至能感觉到记忆中那页纸张的触感,和当时因为理解一个晦涩概念而感到的烦躁。
“为什么?”她重复,心脏不受控制地收紧。
陆延昭将目光重新聚焦在她脸上,那里面没有了之前的困惑或探究,只剩下一种沉淀后的、近乎坦然的平静。
“当时,我的博士课题遇到了一个关于数值计算精度的瓶颈,卡了三个月。”他陈述着,语气平淡得像在描述别人的事,“那天,我习惯性地去那个角落思考问题,看到了你。”
“你对着那个困扰我许久的难点,一遍遍在草稿纸上演算,时而烦躁地划掉,时而豁然开朗地写下一串注释。那种……纯粹专注的、不服输的神态……”
他顿了顿,寻找着合适的词汇,最终选择了最直接的一个:
“……像一道光,或者说,一个突然切入死循环进程的有效中断。”
“我鬼使神差地用手机拍下了那个瞬间。后来,每当课题陷入僵局,我就会看着那张照片。”他的语气里听不出任何旖旎,只有一种对“灵感来源”的客观陈述,“它提醒我,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,回归问题最本质的起点。”
林知意彻底怔住。
她曾是他突破瓶颈的“灵感来源”?一个他甚至不曾认识、只是偶然窥见的“有效中断”?
这个真相,远比她想象过的任何一种“初始动机”——无论是商业间谍、学术剽窃还是私人恩怨——都更加……荒谬,更加让她心神震荡。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523640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