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69711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8070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27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846) "

林凡揉了揉眉心。就知道没这么简单。

“或者……利用风力?在晶球下方制造持续的向上气流?”他又想到一个点子。

“且不说怎么制造九十九个稳定向上的气流,庆典是在开阔的广场,一阵风吹过来,晶球还不得像蒲公英一样满天乱飞?”琉璃再次泼了盆冷水。

看来,取巧的路子走不通。必须直面核心难题——如何产生一个可控的、持续的、足以抵消或大幅削弱重力的“力”。

两人再次钻进了“理则研习室”,对着星陨之丘的记录数据苦思冥想。

“星陨之丘的现象,本质是局部重力常数G的减弱。”林凡在羊皮纸上写着公式,“如果我们无法改变G,那么只能从改变物体的等效质量m,或者给它一个持续向上的作用力F来着手。”

改变质量?这涉及到质能方程,更是天方夜谭。

那么,只剩下施加外力F。

“持续的外力……”琉璃念叨着,突然眼睛一亮,“林凡,你还记得我们做‘魔晶灯’时用的‘标准化法阵’思路吗?既然我们能稳定输出‘光’,能不能也设计一种法阵,来稳定输出一个向上的‘力’?”

林凡心中一动!对啊!魔法能够直接产生力(比如琉璃的微风术)!如果能把这种“产生特定方向力”的效果,也像“魔晶灯”一样标准化、稳定化,岂不是就能实现悬浮?

这个想法让两人兴奋起来。

但很快,现实又给了他们一棒。

力的输出,比光的输出要复杂和困难得多。

首先,力的方向必须绝对垂直向上,稍有偏差,晶球就会飘走。

其次,力的大小必须精确匹配晶球的重量,大了会飞走,小了浮不起来。

最后,力的输出必须极其稳定,不能有丝毫波动,否则晶球就会像喝醉了酒一样上下晃动。

他们尝试了各种基础的风系、甚至涉及空间扭曲的初级法阵,但结果不是力的大小失控,就是方向歪斜,要么就是输出脉冲式的不稳定。最好的一个原型,也仅仅能让一颗小水晶珠离地悬浮几秒钟,然后就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乱窜,最后“啪”地掉在地上。

“不行……对魔力的控制精度要求太高了,‘滤波器’也很难平滑这种动态的能量输出。”林凡看着又一次失败的实验,摇了摇头。以他们目前“魔导工学”的水平,实现这种精度的“力控”,还为时过早。

时间一天天过去,距离限期越来越近,巧思院上下都弥漫着一股焦虑的气氛。连芙蓉嬷嬷都忍不住偷偷跑来打听进展,旁敲侧击地表示如果实在做不到,要不要提前想个“体面”的请罪说辞。

就在林凡几乎要绝望,考虑是不是真的要用透明蛛丝(一种极其昂贵稀有的魔兽材料)硬着头皮作弊时,琉璃却盯着那颗失败乱窜的水晶珠,喃喃自语:

“一定要从外面施加一个力吗?为什么不能……让物体自己‘忘记’重量呢?”

“忘记重量?”林凡一愣。

“就像在星陨之丘,不是有什么东西把重力‘推’开了,而是那里的东西本身就好像‘变轻’了。”琉璃努力组织着语言,双手比划着,“我们能不能……在晶球内部,做一个法阵,不是向外推,而是向内……嗯……‘欺骗’它,让它以为自己处在一個重力很小的环境?或者,让重力‘忽略’它?”

林凡如同被一道闪电劈中!

琉璃这个想法,虽然表述得天真烂漫,却指向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——不是对抗重力,而是影响物体与重力场的“耦合”!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523306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