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69706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8070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25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736) "

他拿起那块抽风的石板:“我们现在的问题在于,连基础的‘配方’(法阵结构)和‘流程’(魔力流控制)都极度不稳定!”

星瞳大法师被林凡这个“火锅底料”的比喻逗得微微一笑,紫眸中闪过一丝了然:“你的意思是,先不追求法阵本身的‘完美’与‘灵性’,而是优先确保其基础结构的‘精确’与‘一致’,并找到一种方法,来‘驯化’输入的能量,使其符合设计预期?”

“正是!”林凡兴奋地点头,“我们可以尝试用最基础、最稳定的几何图形来构建法阵核心,摒弃那些花哨的、可能引入变量的装饰性符文。同时,设计一种‘缓冲’或‘滤波’结构,来平滑魔晶石输出的狂暴魔力!”

接下来的几天,两人进入了密集的“魔科结合”攻关阶段。

星瞳大法师凭借其深厚的魔法造诣,开始逆向推导那些最基础、最本质的魔法几何结构,试图找到构建“功能化”、“标准化”法阵的基石。她放弃了传统附魔中强调“精神力共鸣”的复杂引导纹路,转而追求结构的绝对对称和能量路径的最优化。

林凡则负责“滤波”部分。他利用不同材料对魔力的传导性和阻力差异,设计了一种多层叠加的“魔力阻抗器”,类似于电路中的LC滤波网络。他用经过处理的软木树心、特定比例的金属粉末烧结体、以及琉璃帮忙用元素剥离法提纯的某种惰性水晶薄片,一层层叠加,试图将魔晶石输出的“交流魔力脉冲”尽可能转换成平滑的“直流魔力流”。

这个过程充满了失败。材料组合不当会导致魔力阻塞或直接烧毁;法阵结构稍微偏差,就会引发能量涡流甚至小范围元素紊乱,把实验台炸得一团糟。

“砰!”又是一次小规模爆炸,一块精心打磨的水晶薄片化为了齑粉。

林凡和星瞳大法师对视一眼,都看到了对方脸上的烟灰和无奈,但眼神中却没有任何气馁,反而充满了挑战的兴奋。

“第三十七号材料组合,失败。魔力过载阈值低于预期。”细弦(被特许进入研习室担任助手)冷静地记录着数据。

“法阵结构稳定性还需提升,西南角能量逸散率超标。”星瞳大法师闭目感知着爆炸前的能量流动,指出了问题。

就在这反复的试错中,转机悄然来临。

这一次,林凡使用了一种新的材料组合——核心过滤层用了星瞳大法师提供的一种名为“静默苔”的、对魔力具有极强吸收和缓慢释放特性的稀有菌类化石粉末,混合了导能银粉进行烧结。

当坚木(同样被选入)小心翼翼地将一块标准魔晶石嵌入重新蚀刻好的、结构极其简洁的圆形照明法阵基板,并接通了那个新型“魔力滤波器”后——

柔和而稳定的白光,从法阵中央的水晶片中亮起!

没有闪烁!没有噪音!亮度恒定,仿佛一颗被定格的小星星!

“成功了?!”坚木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。

细弦立刻拿出测量工具(林凡自制的、基于标准烛光对比的简陋亮度计),反复测量后,声音颤抖地汇报:“亮……亮度稳定!波动范围小于百分之五!达到设计标准!”

林凡和星瞳大法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,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充满成就感的笑容。

虽然这个“魔晶灯”原型发出的光不算很亮,能耗效率也低得感人,而且制造过程复杂、成本高昂,完全不具实用性。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523299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