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67626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7083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47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6892) "

就是这 1 毫米,成了苏曼发难的突破口。

“李时衍同学,” 苏曼突然举手,声音清亮得有些尖锐,带着刻意营造的严肃。

“我有疑问。你展示的肝脏门静脉插画,其中一支段支的标注位置,与最新《人体解剖学图谱》第 378 页的标准结构偏差了 1.2 毫米。这个误差看似微小,在临床教学中却会误导学生对血管走行的判断,甚至可能影响后续手术中的解剖定位,请问你们团队是如何把控插画准确性的?”

话音落下,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,所有目光都像聚光灯一样落在陈林曦身上。

陈林曦的脸瞬间白了,陈林曦赶紧拿出自己带的图谱,手指抖着翻到 378 页 ——

果然,那个分支的位置确实偏了,是林曦开学前最后一晚修改时,姥姥突然高烧到 39 度,林曦带着姥姥坐救护车往医院跑,匆忙间没来得及核对最后一个细节。

陈林曦想解释,喉咙却像被堵住,发不出声音,只能攥着图谱的指尖泛白。

“不仅如此,” 苏曼身边的女生接着开口,举起手机,屏幕上是陈林曦的肾脏插画,特意放大了标注部分。

“这张肾脏插画,肾小盏周围的血管绘制模糊不清,粗制滥造!”

“这是最基础的解剖学学术精神错误!一个连器官结构都绘制不清楚的非专业培训艺术生,凭什么参与我们医学院的重点项目?这难道不是对临床教学的不负责任吗?”

“我没有!” 陈林曦终于找回声音,却带着点颤抖,眼泪在眼眶里打转。

“肾小盏的结构问题是我熬夜修改时的笔误,我后来发现了,想发给时衍学长,却因为姥姥发烧要送医院,忘了发!张磊学长从寒假就推脱不写文献综述,说家里有事,却在朋友圈发旅游照片;王浩学长说电脑坏了,却每天在游戏群里晒战绩,直到汇报前一天都没做 PPT,最后是时衍学长一个人熬夜补完的!我承认我的插画有小误差,但我从寒假开始,每天查解剖图谱到凌晨,画了十几版草稿,这是我的草稿本,各位老师可以看!”

陈林曦把草稿本递过去,本子上密密麻麻画着器官结构,标注着修改日期,有的地方被橡皮擦得发白,露出下面淡淡的铅笔印,有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 “参考《临床解剖学》P215”“对照三维模型调整”。

电脑上也备份着好多份练习的工程文件。

刘教授翻了翻草稿本,眉头皱了皱,没说话,却把草稿本递给了旁边的专家,眼神里多了点复杂。

苏曼看着这一幕,脸色有点难看,却还想说什么,被身边的女生拉了拉 ——

再闹下去,只会显得她们故意针对,反而落了下乘。

会议室里的气氛降到冰点。

最后,刘教授站起身,语气严肃得像结了冰:

“项目不合格,后续与市一院的临床合作取消。李时衍,你留下,其他同学可以先走了。”

陈林曦想留下来陪李时衍,却被李时衍用眼神制止了。

陈林曦走到门口,回头看了一眼,李时衍正低着头。

李时衍的爸爸也参加了这次的学术研讨,正坐在角落,脸色铁青得像块铁块,连看都没看李时衍一眼。

李时衍的爸爸知道,项目失败已成定局,而李时衍,要独自面对这场风暴。

亲爱的读者朋友:

打开这本小说时,或许你正坐在洒满阳光的窗边,手边可能放着刚剥好的橘子,或是一杯温着的桂花茶 —— 就像我写下这些文字时,眼前总浮现的画面:十月底的湖边风裹着芦苇香,樟树叶的影子落在野餐布上,两个少年并肩坐着,指尖偶尔碰在一起时,耳尖会红得像熟透的樱桃。

这不是一本刻意要讲 “特别” 的书。

我只是想写下一段很平凡的喜欢 —— 像你上学时偷偷放在同桌抽屉里的糖,像你为了和在意的人同行,故意放慢的脚步,像你记住对方随口说的 “桂花糕软乎乎的”,下次见面时悄悄揣在包里的心意。这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柔,不分性别,不分模样,是每个认真喜欢过的人,都曾有过的心跳。

故事里的陈林曦和李时衍,一个爱画画,一个学医学,他们会在图书馆为了一道药理题争论,会在花店一起给绣球花浇水,会在湖边骑行时,悄悄为对方推一把上坡的车。他们的喜欢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,更多是 “你睡着时,我轻轻把你往怀里挪一挪,怕草地凉” 的小心,是 “你说喜欢粉色头盔,我下次见面就提前备好” 的记挂,是 “你生日时,我不想送贵重礼物,只想陪你吃一顿你爱吃的羊肉火锅” 的踏实。

我知道,“同性” 这个标签有时会让人犹豫。但请相信,我从没想过要 “提倡” 什么或者“宣传”什么。我只是想展现一种 “存在”: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的喜欢和你的一样,有忐忑,有欢喜,有 “怕对方知道,又怕对方不知道” 的纠结,也有 “只要能陪在身边就好” 的满足。

这些故事里没有 “不良引导”,只有 “真实”—— 真实的少年心事,真实的细节温柔,真实的 “喜欢” 本该有的样子。它不会告诉你 “应该怎样”,只会带你走进樟树下的时光,看陈林曦把李时衍的侧脸画进速写本,看李时衍为陈林曦剥橘子时,会仔细去掉每一丝白丝,看他们在夕阳里说 “下次还来” 时,眼里闪着的光。

如果你愿意翻开这本书,希望你能放下所有预设。

不要把它当成 “同性故事”,就当成 “一段关于喜欢的故事”—— 像你曾经历过的,或是期待过的那样:有阳光,有甜意,有藏在细节里的、小心翼翼的温柔。

合上书时,若你能想起某个曾让你心跳加速的瞬间,想起某个人为你做过的小事,那便足够了。

毕竟,所有值得被记住的喜欢,从来都不是因为 “特别”,而是因为 “真诚”。

谢谢你愿意走进这段樟树下的时光。

愿你也能在自己的生活里,遇到让你愿意放慢脚步的温柔,遇到能和你一起看夕阳的人。

本书故事情节绝无任何不良引导,仅供各位读者朋友娱乐参考。

—— 作者:曦林Chen.

从 “平凡的喜欢” 切入,用小说里的温暖细节拉近距离,坦诚故事的核心情感,希望读者朋友可以明白创作初衷是展现 “真实的少年心事” 而非 “提倡或宣传某种选择”。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443264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