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
["chapterid"]=>
string(8) "43066928"
["articleid"]=>
string(7) "6197064"
["chaptername"]=>
string(7) "第5章"
["content"]=>
string(2578) " 完)好的,我们即将进入整个故事最核心、最动人的部分——两幅刺绣的诞生。
这不仅是情节的高潮,更是十三年情感积淀的最终升华。
3 针线里的山河(承接第二章结尾)十三年。
对谢贝贝,这位普通的柯尔克孜族妇女,用她那双被牧羊鞭磨出老茧、却又被绣花针磨得灵巧的手,默默地看着,记着,感受着。
她看着绿色的水车在春天的泥泞里挣扎,又在牧民们的号子声中脱困;她看着年轻的小战士在夏日里接过她递去的酸奶子时,脸上腼腆的红晕;她看着军医张庆勇在秋夜守候难产的母马时,被油灯拉长的、疲惫却专注的身影;她更看着,在零下三十度的寒冬,战士们眉毛结满冰霜,却将清澈的、带着冰碴的生命之水,倒入她家及所有邻居们的水缸。
这份情,太重了。
重得让她觉得,光是端上一碗奶茶、递上一块馕饼,已经不足以表达。
牧民的心,像天山一样辽阔,也像雪山融水一样清澈,有恩,就要用最珍贵的方式去报答。
一个念头,在她心中酝酿了许久,终于在一个羊群归圈、夕阳把皇冠山染成金红色的傍晚,变得无比清晰和坚定。
她找来了毡房里几位同样巧手的姐妹,说出了自己的想法:“我们的解放军‘恰尔尕’(水车),给我们送了十三年的水。
我们要绣一件礼物,把他们的样子,把我们的心,都绣进去,让他们永远记得科加尔特,就像我们永远记得他们一样。”
姐妹们的心,被瞬间点亮了。
这个提议,说出了所有人积压心底多年的话。
创作的日夜说做就做。
但真动起手来,才发现困难重重。
第一关,是“画样”。
刺绣需要底稿,可谁能画出解放军巡逻的英姿和水车的模样呢?
对谢贝贝有主意。
她让儿子去乡里的小学,请了一位会画画的老师。
她对着老师,用柯语夹杂着生硬的汉语,连说带比划地描述:“山,高高的,有雪(指皇冠山)!
人,骑马,穿军大衣,很威风(模仿战士挺直腰板)!
车,绿色的,大大的轮子(用手比划水车形状)!”
老师根据她的描述,几经修改,终于画出了让她们满意的草图。
那幅《军民鱼水情深》中“军民鱼水情深”六个汉字,更是她"
["create_time"]=>
string(10) "1761441731"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