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65116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6959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36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601) "

寒冬伴随着朔风,席卷了北京城。紫禁城的琉璃瓦上覆盖着皑皑白雪,檐下挂着晶莹的冰凌。然而,承乾宫内却暖意融融,不仅因炭盆烧得旺,更因一种蓬勃的、向内生长的力量在悄然涌动。

“澄心斋”的讲学已进行了一段时日,效果初显。四阿哥胤禛不仅对几何测算、水利原理掌握得越发纯熟,更将那种注重数据、讲求实证的思维方式带到了其他领域。年前,内务府呈报各皇庄年终盘点账目,胤禛主动请缨,协助核验几个试行《农桑辑要》技术的庄子数据。

他并非简单地核对数字,而是依照青蕊潜移默化中传授的方法,将往年的收成、用工、耗费与试行新法后的数据进行对比,制作了清晰的表格,并辅以简明的图示,直观地展示了堆肥、轮作、暖棚等技术带来的产量提升和成本变化。虽然对比方法尚显稚嫩,但那份试图用数据说话、追寻因果的努力,让阅遍无数枯燥账册的康熙眼前一亮。

“皇阿玛请看,”胤禛指着自己绘制的简图,声音沉稳,“京西皇庄甲,去岁试行堆肥与部分轮作,较前年同期,粟米亩产增加一成半,而肥料及额外用工成本折算,仅增加不足半成,净增收益颇为可观。再看庄乙,暖棚所产冬日菜蔬,虽建棚略有投入,但其售价远高于寻常窖藏菜,扣除成本,盈余反胜于夏秋。”

康熙看着那清晰明了的图表和数据,再对比旁边工部呈上的、满是文字叙述且重点模糊的奏报,高下立判。他心中感慨,这种呈现方式,直击要害,省去了大量阅读和揣摩的精力。

“这些都是你自己整理的?”康熙问道,语气中带着赞许。

“回皇阿玛,是儿臣在瑞母妃处,见其常以图表记录暖棚作物长势、试验数据,觉得清晰明了,便试着用到账目核算上。瑞母妃说,数据不会骗人,关键在于如何整理、对比,让其自己说话。”胤禛老实回答,再次将功劳引向了青蕊的引导。

康熙微微颔首,没有再多言,但心中对青蕊的评价又上了一层楼。她不仅自己善于此道,更能成功地将其思维方式传递给下一代,这种影响力,远比献上一两项具体技术更为深远。

他当即批示,肯定了胤禛的核算结果,并令内务府日后呈报类似事务,需附上简明数据对比图表。这虽是一小步,却意味着“数据化”管理的理念,开始被最高统治者接受,并尝试应用于实务管理之中。

此事在不大不小的范围内引起了议论。一些守旧官员私下嘀咕,认为皇子沉迷数算小道,非治国之福。但更多务实派官员则看到了其中的价值,尤其是一些负责具体事务的衙门,如户部、工部,开始暗中效仿,尝试用更清晰的方式整理文书。

这股悄然吹起的“数据”之风,自然也拂过了永和宫冰冷的殿宇。

德嫔乌雅氏称病不出已有些时日,人瘦削了不少,眼神也失去了往日的神采。听着心腹宫女打听来的关于四阿哥受皇上褒奖、数据图表之法渐被采纳的消息,她只是麻木地笑了笑,眼底一片死寂的灰败。

“她赢了……彻底赢了……”乌雅氏喃喃自语,声音沙哑,“连皇上……连皇上的心思,都被她那些鬼画符一样的格子数字给占满了……我们这些人,还有什么指望……”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437838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