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65097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6959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23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622) "

康熙的驾临愈发频繁,且停留的时间也越来越长。他似乎将承乾宫当成了一个可以暂时卸下帝王重担、放松精神的港湾。有时,他会在批阅奏折感到疲累时信步走来,也不多言,只坐在窗下,看着青蕊安静地侍弄她的那些花草模型,或是翻阅她那些标注着各种符号和简易图示的“笔记”(她小心地控制着内容,使其看起来更像是个人的学习心得和灵感记录)。殿内弥漫着淡淡的草木清香和墨香,偶尔有宫人轻手轻脚添茶倒水的细微声响,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,让康熙紧绷的神经得以舒缓。

这一夜,月朗星稀,康熙处理完政务,并未像往常一样直接歇在乾清宫,而是乘着肩舆来到了承乾宫。青蕊正领着两个小宫女在院中,借助那架黄铜望远镜,辨认着夜空中的星辰。见圣驾突然而至,她忙领着宫人迎驾。

“臣妾不知皇上驾到,有失远迎。”青蕊行礼道。

“无妨,是朕一时兴起。”康熙挥挥手,目光被那架指向夜空的望远镜吸引,“爱妃又在观星?”

“回皇上,只是见今夜星空明朗,便拿出来看看,让宫女们也认认常见的星宿。”青蕊回道,示意宫女将望远镜收起。

康熙却来了兴致:“哦?朕也看看。”他走到望远镜前,熟练地调整着,望向浩瀚的星空。清晰的星点,仿佛被拉近到了眼前,银河如练,星汉灿烂,一种超越宫墙、直抵宇宙的壮阔感扑面而来。

“造化之奇,确非人力所能尽窥。”康熙看了许久,方才直起身,感慨道,“南怀仁曾说,西洋人以为大地是圆的,悬浮于宇宙,围绕太阳旋转,星辰亦各有其运行轨道。初闻时只觉荒诞不经,如今观此星海之浩瀚,倒觉得……或许天地之广,远超我等想象。”

青蕊心中一动,知道这是引入更科学宇宙观的绝佳机会,但必须极其谨慎。她斟酌着语句,顺着康熙的话说道:“皇上圣见。臣妾昔日翻阅杂书,也曾见类似记载,虽觉惊奇,但细想之下,若大地果真为圆球,那日月东升西落、四季轮回交替,似乎反而更容易解释些。譬如,若我等站在一个转动的圆球上……”她用手比划着一个球体,并模拟其自转,“那所见之日月星辰,自然如同在移动一般。”

她没有直接肯定日心说,而是用一种假设和探讨的语气,引导康熙自己去思考。

康熙闻言,眉头微蹙,显然这个观念对他冲击不小。他负手在院中踱了几步,仰望着真实的夜空,又看了看那架能“拉近”星辰的望远镜,沉吟道:“若依此说,那我等所处,不过是茫茫星海中一隅?所谓‘天圆地方’,‘中央之国’……”他话语未尽,但其中的震撼与反思显而易见。

青蕊适时地补充道:“无论天地形态如何,皇上励精图治,使我大清国泰民安,百姓安居乐业,此乃实实在在的功德,远胜于虚无缥缈的天地之争。格物致知,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万物,造福生民。知其理,方能善其用。”

她巧妙地将话题从可能引发争议的宇宙论,拉回到了务实和巩固统治的层面。

康熙转头看向她,月光下,她神色平静,目光清澈,话语中没有丝毫的惊世骇俗,只有一种基于观察与思考的理性。这种态度,反而让他更容易接受这些离经叛道的想法。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437794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