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63747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6857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18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648) "浮现。

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,持续了整整十天。

当最后一次主要锻打完成,林孤鸿将初步成型的剑条投入水中淬火,伴随着“刺啦”一声巨响和弥漫的水汽,剑条发出了清越悠长的嗡鸣,仿佛雏凤初啼。

淬火后的剑条,硬度大增,但脆性也增加。

接下来是回火,通过低温加热并缓慢冷却,以消除内应力,增加韧性。

这同样是对火候的极致考验。

最后,是磨砺。

林孤鸿将粗磨的工作交给了沈清澜。

用的是粗糙的磨石,需要用水不断冲刷,一点点地将剑条表面的氧化层和锻打痕迹磨去,露出里面暗藏的光华。

这又是一项极其考验耐心和毅力的工作。

枯燥、重复,进展缓慢。

沈清澜跪坐在磨石前,双手紧握剑条,来回推动。

水花四溅,石屑纷飞。

他的手掌再次被磨破,但眼神却越来越亮。

因为随着粗糙的表皮褪去,剑身那宛如天际流云、又似水中涟漪的美丽纹路,逐渐清晰地呈现在他眼前。

暗银色的底材上,幽蓝色的玄铁花纹如同拥有生命般流动着。

靠近剑格处,预留出了镌刻剑名的地方。

这把剑,已经初具魂魄。

它凝聚了他的汗水、鲜血、痛苦、迷茫、顿悟,以及林孤鸿那沉寂十五年、再次被点燃的匠魂。

当沈清澜用细密的磨石,将剑身最终打磨得光滑如镜,可以清晰地照出自己那布满汗渍、却眼神坚定的脸庞时,他知道,这把属于他的剑,即将诞生。

只差最后一步——开刃,以及,为它命名。

林孤鸿看着那寒光潋滟、纹路瑰丽的剑身,点了点头:“形神已备,只欠‘点睛’。

今夜子时,月华最盛之时,为你之剑,完成最后一步。”

子时,万籁俱寂。

一轮明月高悬天际,清辉洒满大地。

铁匠铺里,炉火未熄,但与往日的炽烈不同,此刻的火光显得格外幽静。

剑身被固定在特制的木架上,林孤鸿手持一块光滑的油石,神色肃穆。

开刃,是赋予剑锋锐的关键,亦是铸剑的最后一道精髓。

力道、角度,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

林孤鸿没有让沈清澜动手,而是亲自操刀。

他的动作舒缓而精准,油石划过剑刃,发出极其细微而均匀的“沙沙”声,仿佛情人的低语。

月光透过窗棂,洒在剑身之上,那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433908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