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63703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6854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11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648) "是猫,他是盘踞在食物链顶端的……掠食者。

而我们,包括那些死者,可能都只是他餐盘上的点心。”

调查陷入了僵局。

地下场所的排查工作量巨大,且毫无进展。

警方内部“封存”的呼声越来越高。

似乎一切都在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。

转机出现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。

陈默强迫自己冷静下来,重新梳理所有线索。

他反复回忆那两个案发现场的细节,回忆那两段恐惧“滋味”的细微差别。

第一个受害者的恐惧,纯粹而极致,是面对未知暴力的瞬间崩溃。

第二个受害者的恐惧,则混杂着长期孤独、病痛带来的绝望,像是一块发酵已久的腐肉。

而凶手的“满足感”,在第二次更为明显。

他在挑选“食材”?

不同的恐惧,有不同的“风味”和“功效”?

陈默猛地想到,史料记载中,萨麦尔的邪恶仪式似乎与“生命力”、“灵魂能量”有关,而心脏往往被视为这类能量的核心载体。

取走心脏,是为了汲取能量?

那书写符号和扭曲姿势呢?

是为了“调味”?

还是为了进行某种转化仪式?

他将自己的推测告诉林涛:“他可能不是在随意杀人取乐,他是在进行一种持续的、需要特定‘材料’的仪式!

他在收集某种东西,而恐惧和心脏,只是其中的一部分!”

林涛若有所思:“如果真是这样,那他的下一个目标,很可能也具有某种‘特定性’?”

“没错!

我们需要找出他选择受害者的规律!

不是随机,是有某种……标准!”

陈默的眼中重新燃起一丝光芒,尽管这光芒深处,依旧是无法驱散的恐惧阴影。

他们重新翻出两名受害者的详细资料,不放过任何细节。

第一名受害者,中年男性,独居,性格孤僻,是一名落魄的民俗学者,据说痴迷于收集各种民间传说和巫术记载。

第二名受害者,独居老人,长期患病,性格阴沉,年轻时曾做过殡仪馆入殓师。

共同点:独居(便于下手)、社会关系简单(不易立刻被发现)、以及……都与“死亡”、“神秘”等元素有着或深或浅的关联?

“民俗学者……殡仪馆入殓师……”陈默喃喃自语,“萨麦尔需要的是……对死亡或神秘领域有某种‘连接’或‘认知’的人?

他们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433648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