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61091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6339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10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766) "我。”

管理员迟疑几秒,最终从柜子里抽出一厚叠档案盒。

顶端浮雕字样写着“凌冬事件”。

这字眼让凌川的手微微颤抖。

档案盒里有警方笔录、住户证词、物业报告。

凌川翻开,看到自己的名字——凌川,五岁,陈述“没看见冬冬”。

笔录上,父亲签名按下指纹,母亲的名字紧随其后,后面备注“父母坚持孩子不知情”。

他继续翻,发现一份未公开的调查记录:火灾当晚,楼梯间发现燃烧过的衣服残骸,附近有小孩的鞋印。

调查员怀疑孩子被关在楼道。

更让他心惊的是,有匿名举报指向“凌川的父亲曾在冬冬父亲面前动手,警告他们少接触自己的儿子”。

周启明拍下关键段落,低声说:“这说明有人想隐瞒事实。

可惜案件因为证据不足不了了之。

你父母搬走前签署协议,要求不再追究。”

凌川看到档案盒底部夹着一封信。

信封上写着“冬冬妈妈”。

信里有段潦草字迹:“凌川不是坏孩子,他只是想玩。

别怪他。

我要离开这里了。”

凌川的眼睛模糊。

信纸散发淡淡霉味,字迹里藏着无奈与宽容。

他突然觉得胸口某个角落被撕裂——那是他多年压抑的歉疚。

母亲曾告诉他“孩子的失踪和你无关”,而冬冬的妈妈却用信鼓励他不要自责。

“看来她曾理解你。”

周启明说,“但影墙不允许真相被掩盖。”

两人带着复印件回到展场。

凌川把档案放上工作台,心情沉重。

这时一位中年男子匆匆走进场地,神情焦急。

“你就是凌川?”

“我是。”

男子自报家门:“我叫韩柏,是当年消防队员。

看了你展览才知道你在找真相。

我手里有一段当年的消防记录。”

他递来一个旧U盘。

凌川插上电脑,屏幕弹出视频:火灾当晚的记录。

画面里,浓烟滚滚,消防员冲进楼道。

韩柏拿着摄像机,影像晃动。

突然,画面一闪,影墙那面墙映出一个孩子影子,闻声转头的消防员惊呆。

“我们以为是火光造成的幻觉。”

韩柏在视频旁说道,“可那影子一直在。

我们喊‘有人吗?

’,影子抬手。

后来火势控制后,孩子没找到。

我们以为他躲哪儿了,是你父亲说孩子已经被带走。”

“我父亲?”

凌川吃惊。

“嗯。

他说他朋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421809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