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59971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6212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7) "第4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608) "开那个笔记本,一遍遍地看着自己写下的字,告诉自己:“他在骗你,你不差,你能行。”

萤火虽微,却能照亮最黑暗的夜。

(第三章:缓慢复苏)三个月后,林晚辞掉了餐厅的工作。

这三个月,她像一块被反复捶打的铁,在痛苦中艰难地重塑着自己。

她用洗碗攒下的钱,买了一台二手的笔记本电脑,并报名了一个价格相对低廉但更系统的UI设计线上课程。

她搬离了那个充满霉味和痛苦回忆的出租屋,在城市的另一个角落,租了一个更小、但干净明亮的单间。

她用剩下的钱,买了一张简易的书桌和一盆绿萝。

当她把那盆象征着生命的绿色植物放在窗台上时,久违的、一丝微弱的希望,在她心底萌了芽。

重新学习的过程并不轻松。

软件操作生疏,设计理念落后,她需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。

常常是对着电脑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,眼睛干涩,颈椎疼痛。

接到的第一个设计单子,是做一个极其简单的Logo,客户反复修改了十几次,报酬只有两百块。

她一度想要放弃,觉得自己根本不是这块料。

那个熟悉的声音在脑海里响起:“你看,你果然什么都不行。”

但这一次,她没有顺从。

她关上电脑,下楼跑了三公里,直到累得喘不过气。

然后回来,洗个冷水脸,重新打开软件,继续修改。

她告诉自己:“慢一点没关系,做得差也没关系,但只要不停止,就是在往前走。”

她开始有意识地重建自己的社交圈。

她鼓起勇气,联系了曾经被她疏远的朋友。

大部分人已经和她没有了共同语言,但也有少数人,在了解她的遭遇后,向她伸出了援手。

一个前同事给她介绍了一些零散的设计私活;另一个朋友在她情绪崩溃时,会陪她打很久的电话。

身体和心理的“戒断反应”依然存在。

有时走在街上,看到一个背影与陈默相似的人,她会瞬间心跳加速,手心冒汗。

深夜,她还是会梦见被他追赶、殴打的场景,惊醒后久久无法入睡。

但她不再用伤害自己的身体来缓解焦虑。

她找到了替代方法——画画。

不是专业的创作,只是随心所欲地涂鸦,用色彩来宣泄情绪。

她的画纸上,开始出现了大片大片的蓝色和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416378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