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
["chapterid"]=>
string(8) "43059483"
["articleid"]=>
string(7) "6196186"
["chaptername"]=>
string(7) "第6章"
["content"]=>
string(2630) ",她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,对方的声音低沉而带有某种奇异的磁性,对她说:“是时候,和过去的你‘再见’,和新的你道‘晚安’了。”
她当时只觉得恍惚,并未立刻执行,随后便被警方介入。
这个陌生电话,使用的正是之前那个不记名号码的另一个关联号码。
警方试图通过信号定位和模拟画像追踪这名派发香薰的男子,但此人反侦察能力极强,在监控中始终未能捕捉到清晰面部,且行动路线刻意规避了主要探头。
案件似乎再次陷入僵局。
关博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。
“凶手在享受操控和筛选的过程。
我们的介入,打断了他的‘作品’。
他一定会感到挫败和不甘,同时,也会对下一个目标更加谨慎,也更加渴望。”
关博分析道,“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。
让他来‘筛选’我。”
“你什么意思?”
王源有种不祥的预感。
“我会成为一个‘完美’的目标。”
关博平静地说,“一个公开表现出巨大心理压力、寻求‘转变’的犯罪心理学专家。
通过一些渠道,让这些信息‘自然’地流露出去。
他会注意到我的。
他无法抗拒挑战一个‘同行’,以及将一个执法者变成他‘作品’的诱惑。”
“太危险了!”
王源断然反对,“我们连他用的具体手段都没完全搞清楚!”
“这是最快的方法。”
关博态度坚决,“林法医已经分析了毒素成分和作用机理,我们有了解毒剂和干预方案。
你们可以对我进行远程监控。
我需要亲身感受一次他的‘操控’,才能抓住他的尾巴。”
经过激烈的争论和周密的风险评估,在王源的骂娘声和林凌沉默的担忧中,计划还是启动了。
第六章:镜中对决关博的“表演”开始了。
他在一次警院举办的公开讲座上,刻意表现出疲惫和心神不宁,并在与“同行”的交流中,隐约透露出对自身研究方向陷入瓶颈的困惑,以及对“意识另一面”的病态好奇。
几天后,关博独自居住在老城区公寓的书房里,对着电脑工作至深夜。
他故意没有拉上窗帘(外围监视点可以清晰看到室内情况),显得烦躁不安,起身在房间里踱步,最后停在了书柜旁一面用于整理仪容的旧镜子前。
他凝视着镜中的"
["create_time"]=>
string(10) "1761413750"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