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57869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6044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45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512) "层,一间宽敞、装修考究的办公室里。

巨大的落地窗外,是修剪整齐的草坪、蜿蜒的步道,以及远处城市模糊的天际线。

窗内,段沉坐在宽大的皮质转椅上,背对着门口,面对着窗外那片过于明媚的景色。

他穿着一身剪裁完美的黑色薄呢西装,身姿挺拔。

阳光勾勒出他冷硬的侧脸线条和轮廓分明的下颌。

他手里端着一杯咖啡,杯口热气氤氲,但他并没有喝,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,眼神悠远而平静,深不见底,如同两口无波的古井。

办公室门被无声地推开。

李医生走了进来,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文件夹。

她依旧是那副金丝眼镜、一丝不苟的专业模样,只是看向段沉背影的眼神里,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敬畏。

“段总。”

她轻声开口,将文件夹放在段沉面前宽大的红木办公桌上,“这是07号病人林雾这一年的完整治疗评估报告,以及最新的监护建议。”

段沉没有回头,也没有看那个文件夹。

他端着咖啡杯,手指在光滑的杯壁上无意识地摩挲着,声音低沉而平静:“说吧。”

李医生翻开报告,声音清晰、专业,不带任何个人情绪:“病人林雾,入院至今已满12个月。

诊断: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(PTSD)伴严重精神病性症状(持续)、重度抑郁发作、伴显著行为紊乱及认知功能损害。

自知力完全缺乏。”

“当前状态:”“1. 药物依赖: 稳定服用高剂量抗精神病药物(奥氮平+丙戊酸钠)及抗抑郁剂(文拉法辛)。

药物有效控制了其攻击性行为和严重幻觉,但导致显著副作用:体重增加约20公斤,动作迟缓,表情淡漠(面具脸),流涎,部分时间认知模糊。”

“2. 行为模式: 大部分时间处于木僵或亚木僵状态,可在护工监督下完成简单自理(进食、如厕)。

间歇性爆发: 平均每月1-2次,通常由特定刺激(如看到红色、听到‘同学’‘聚会’等词)诱发。

发作时表现为极度惊恐、尖叫、自残(抓挠自己、撞墙)、攻击靠近人员(目前无实质性伤人记录),需立即药物注射及物理约束控制。”

“3. 核心症状固着: 被害妄想内容高度集中于入院前事件(反复控诉丈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404595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