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56676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5960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10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638) "!

用户和商户的信任度空前高涨。

连之前没覆盖到的新区,都有人主动来问什么时候开通。

陆景琛?

据说被他爹狠狠揍了一顿,彻底失宠,被丢到国外某个鸟不拉屎的分公司“历练”去了。

苏可盈?

失去了陆景琛这个靠山,又被陆夫人视为灾星,苏家自身难保,她的名媛梦算是碎了。

听说她还想在社交媒体上卖惨,结果被网友扒出更多黑料,彻底凉凉。

解决了麻烦,我的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。

“邻家小站”从一个老破小社区的草根平台,迅速发展壮大。

覆盖了整个城西区,用户超百万。

我成立了公司,租了像样的办公室,招募了专业的团队。

当然,核心技术还是牢牢抓在自己手里。

启动资金和炒股赚来的钱,加上平台盈利,再加上陆家“赔”的那一大笔钱,我手里的资本滚雪球一样增长。

满级投资分析技能开始大展神脚。

我不碰那些泡沫大的风口,专注于投资看得见摸得着、能改善生活的东西。

比如,我看好了一家濒临破产但技术底子很硬的新能源电池研发小公司,砸钱控股。

又用顶级机械工程和材料学技能,给他们“指点”了几个关键方向。

半年后,这家公司攻克了一项关键技术难关,估值翻了百倍。

我还投资了几个由刚毕业大学生搞的农业科技项目,用系统知识帮他们优化方案,精准种菜,效益极高。

不知不觉,我名下的产业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闭环:社区服务(邻家小站)、新能源、现代农业。

现金流充足,抗风险能力极强。

我自己也从“被豪门抛弃的疯女人”,变成了媒体口中的“神秘低调的科技新贵”。

蓝家曾经找上门来。

我那便宜爹妈,脸上堆着久违的、甚至有些谄媚的笑容,说什么“血浓于水”,“家里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”。

“蓝先生,蓝太太,”我坐在新办公室宽大的椅子上,转着手里的笔,“我现在的门,不太好进。

要预约的。”

我指了指门口,“慢走,不送。”

他们脸上的笑容碎了一地。

陆振山也托人递过话,想“化干戈为玉帛”,甚至暗示有合作的可能。

我让秘书回了一句:“谢谢陆总好意。

合作就不必了,我怕影响我平台商户的心情。”

偶尔,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397136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