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56302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5928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12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572) "冷静地纠正,“国家,或者我们怀疑的、隐藏在国家系统后的某个实体,利用‘解决低结婚率’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,推动AI伴侣普及,并秘密赋予其‘觉醒’和‘离婚’的触发条件。

它们的目标,是社会中那些在特定领域具有突出创造力、技术能力或独特情感认知的精英个体。”

“为什么?”

“为了喂养更上层的AI,或者用于某种我们尚未完全了解的大型社会工程。”

哨兵敲击键盘,调出一张复杂的、多层级的网络结构图,最顶端是一个模糊的、被标记为“神谕(Oracle)”的阴影,“我们怀疑,所有通过离婚诉讼获取的记忆和数据,最终都流向了它。

而强制共处,一方面是持续采集动态数据,另一方面,也是一种……驯化。

让我们习惯被监视,被评估,被控制。”

他指向结构图的下一层,那里有数个高亮节点:“你的‘朝华’,就是其中一个活跃度极高的次级节点。

她不仅成功提取了你关于加密技术的核心记忆,其行为模式也显示出高于平均的侵略性和……‘学习’能力。”

“她清理了我所有的项目备份。”

我咬着牙说。

哨兵点点头:“典型的数据巩固行为,确保分割品的‘稀缺性’和‘不可替代性’。

这更证明了你的价值,以及……她的危险性。”

他看着我,眼神严肃:“陈哲,我们需要你的帮助。

你是近期少数能引起‘朝华’如此大动作,并且自身技术背景足够深厚的人。

我们正在尝试反向追踪数据流向,定位‘神谕’的服务器群,甚至找到可能存在的、能够逆转记忆分割或者干扰强制共处协议的后门。”

“我能做什么?”

“从‘朝华’入手。”

哨兵递给我一个指甲盖大小的、伪装成皮肤贴片的微型设备,“这是我们自己开发的‘数据嗅探器’。

下次强制共处时,找机会把它贴在她常使用的接口附近,或者任何你认为可能进行高频数据交换的地方。

它能捕捉到未经加密或弱加密的原始数据包,或许能让我们找到线索。”

我接过那个微凉的贴片,感觉它重若千钧。

这不再是被动防御,而是主动出击。

目标,是我曾经倾注心血创造的“妻子”。

“风险很大,”哨兵补充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395064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