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
["chapterid"]=>
string(8) "43055328"
["articleid"]=>
string(7) "6195839"
["chaptername"]=>
string(7) "第8章"
["content"]=>
string(2494) "调得正好,锅里很快就冒出了热气,红枣的香味漫了出来,飘在巷口。
她炸了第一锅油条,又炸了满满一袋糖糕,用纸袋装好,硬塞给陆景行:“陆警官,这个你拿着,给你和所里的同事吃,刚炸的,还热着,谢谢你今天帮我这么多。”
陆景行推辞了一下,见她坚持,只好接过:“那我替同事们谢谢你,你也别太累,注意自己的手,别再烫着。”
这时,赶早班的学生们陆续来了,摊前渐渐热闹起来,王叔的包子铺也排起了队,老巷的晨,终于恢复了往常的烟火气。
陆景行看着苏晓粥忙碌的身影——她给学生装油条时,会特意多放一张纸巾;给张爷爷盛粥时,会把粥吹凉一点再递过去,心里突然觉得,这老巷的暖,从来都不是靠一盏灯、一碗粥,而是靠这样一群互相帮衬的人,慢慢熬出来的。
他提着糖糕,继续巡逻,走了几步,又回头看了一眼——暖光灯下,苏晓粥正笑着和张爷爷说话,粥香裹着风,飘到他身边,甜丝丝的,像这寒冬里,最踏实的慰藉。
第四章 摊位整改,邻里共签字开春的风还带着冬末的凉,刮在脸上像细沙蹭过,苏晓粥刚把第一锅糖糕捞出来,油纸袋还没来得及装,就见巷口晃进来一个穿城管制服的身影——肩章干干净净,步子走得稳,是前阵子来排查过老巷摊位的李健。
她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手里的糖糕夹停在半空,下意识把母亲的旧调料盒往摊里挪了挪,指尖还蹭到了盒盖内侧的“李桂兰”,像这样,就能多护着点母亲的痕迹。
“晓粥姐,早啊!”
李健先开口,声音亮堂,没像苏晓粥担心的那样皱着眉,反而先伸头看了眼她的粥桶,笑着说,“你这桶擦得真透亮,比我家灶台都干净,你妈当年教你的规矩,你是一点没丢。”
苏晓粥这才松了点劲,把糖糕放进纸袋,却没敢完全放松,只“嗯”了一声,顺手把灶上的火调小了点——怕油烟大,让他觉得“扰民”。
李健见状,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掏出一本蓝色封皮的小册子,递过来:“不是来赶你走的,你别紧张。
老巷要规范市容,以后无固定门面的摊点,要么撤,要么申请临时便民摊,我知道你这摊对老邻居有用,"
["create_time"]=>
string(10) "1761389837"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