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
["chapterid"]=>
string(8) "43055290"
["articleid"]=>
string(7) "6195837"
["chaptername"]=>
string(8) "第11章"
["content"]=>
string(2568) "颔首:“我省得。”
放榜之日,沈砚之名赫然在列,虽是中等名次,但对于一个“病愈”不久、家境贫寒的秀才而言,已是极大的成功。
消息传回,林盛大喜过望,在家中大摆宴席,为女婿庆贺。
昔日退亲的陈铭,此次亦下场,却名落孙山,听闻沈砚中举,气得在家中摔碎了茶盏,更是对当初退婚之举悔恨交加,连带着对林家也怨恨起来。
沈砚中举后,并未张扬,反而更加低调。
他谢绝了大多数应酬,继续闭门苦读,准备来年的春闱。
同时,他开始通过林家的商业网络,悄无声息地收集信息,尤其是关于京城局势,以及那位隐藏在幕后、未来将主导林家灭门惨案的三皇子一系的动向。
林薇则利用林家的资源,开始尝试一些小的“创新”。
她改良了纺织技术,提高了丝绸的品质和产量;她借鉴现代的营销概念,为林家的老字号商品设计新的包装和宣传语;她甚至悄悄物色了几个机灵可靠的孤儿,开始培养属于他们自己的信息渠道和商业助手。
夫妻二人,一内一外,一明一暗,配合日渐默契。
他们住在沈家那间依旧简朴的小院里,夜话时,讨论的却往往是关乎家族存亡、朝堂风云的大事。
从最初的纯粹利益合作,到后来逐渐生出几分相互欣赏与信任,一种微妙的情感在两人之间悄然滋生。
春去秋来,次年春闱,沈砚再次高中,名次较秋闱前进不少,位列二甲第十八名,赐进士出身。
进士及第,身份已是天壤之别。
林盛喜极而泣,深感当初投资之明智。
沈砚授官在即,他并未选择留在翰林院熬资历,而是在林薇的建议和林家财力的暗中支持下,活动了一个外放实缺——江南富庶之地苏州府下的吴县知县!
这个选择出乎许多人意料。
新科进士大多渴望留京,以期接近权力中心。
但沈砚和林薇清楚,京城水深,他们根基尚浅,贸然卷入皇子争斗,无异于以卵击石。
不如先外放积累政绩、人脉和实力,以待时机。
吴县是林家根基所在,行事更为便宜。
离京赴任前,沈砚带着林薇,以新科进士和新妇的身份,低调地拜访了几位他前世记忆中,此时尚不得志、但日后将成为股肱之臣或清流领袖的官员,"
["create_time"]=>
string(10) "1761389605"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