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55288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5837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7) "第9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664) "投资,此法或可一试。”

沈砚眼中掠过一丝微不可查的赞许。

此女反应迅捷,思路清晰,确非寻常闺阁。

“可。

你且去安排。

另外,我‘病愈’后,需尽快重返学堂,准备明年秋闱。”

科举,是这个时代寒门子弟唯一的晋身之阶,也是沈砚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。

“我明白。”

次日清晨,林薇便以“新妇需归宁”为由,带着春桃,乘着沈家那辆破旧的马车回了林家。

林盛夫妇见女儿归来,又是惊喜又是担忧。

尤其见林薇气色尚可,并无新寡的悲戚,更是诧异。

林薇屏退左右,只留父母在厅中,将早已想好的说辞道出:“爹,娘,沈砚……昨夜醒了。”

“醒了?”

林盛一愣,“冲喜……真有用?”

“并非全是冲喜之故。”

林薇压低声音,故作神秘,“女儿观他脉象,发现他并非寻常病症,更像是……某种奇特的郁症,阻塞了心神。

昨夜一番刺激,竟阴差阳错通了关窍。

他醒来后,虽身体依旧虚弱,但神智清明,言谈间……竟对经济仕途、朝堂局势,颇有惊人见解。”

林盛将信将疑:“一个病弱的秀才,能有何惊人见解?”

“女儿起初也不信。”

林薇道,“但他随口点评了几句如今漕运改制之弊,以及江南丝帛北销的关节,竟与爹爹平日烦恼之事暗合,且提出了几条女儿闻所未闻的解决之道。

女儿觉得,此人……恐非池中之物。”

林薇将昨夜与沈砚商议后,准备用来取信林盛的几条关于漕运和丝绸贸易的“见解”稍作修饰,娓娓道来。

这些见解,夹杂了一些超越时代的商业思维和沈砚前世对政策走向的了解,虽只是皮毛,却已让经商多年的林盛听得眼神越来越亮。

“此言……当真出自沈砚之口?”

林盛激动地站起身。

“女儿岂敢欺瞒父亲。”

林薇正色道,“他说,这些只是设想,若要实践,需银钱支持。

他愿立下字据,向爹爹借贷,待他日有所成,必加倍奉还。

只是他如今身体还需将养,需用些好药材。”

林盛在厅内踱了几步,脸上阴晴不定。

他固然欣喜于这些“奇思妙想”,但投资一个刚刚“冲喜”醒来的病弱秀才,风险太大。

可若不投,万一此人真如女儿所说,是潜龙在渊呢?

想起陈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389595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