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
["chapterid"]=>
string(8) "43054065"
["articleid"]=>
string(7) "6195650"
["chaptername"]=>
string(7) "第3章"
["content"]=>
string(2732) "。
“你走吧,”她说,“以后,不要再来了。”
我明白她的意思。
她想保护我。
可她不知道,从父亲死去的那一刻起,我就已经没有退路了。
我离开了长春宫,心乱如麻。
皇帝的警告像一根刺,扎在我的心头。
我的计划才刚开始,就已经被他察觉。
我需要帮手。
一个有能力,且绝对可靠的帮手。
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名字。
镇国大将军,赵信。
他是父亲一手提拔起来的门生,也是我最后的希望。
但我没有直接去找他。
现在去找他,只会把他和我一起拖下水。
我需要一个契机。
一个能让他心甘情愿站到我这边的契机。
回到翰林院,我把自己关在书库里。
我不再查找关于毒药的记载,而是开始翻阅另一类卷宗。
关于军备、粮草、边境防务的陈年档案。
赵将军长年驻守北境,抵御蛮族。
如果说这世上还有什么事能让他豁出性命,那一定是北境三十万大军的安危。
整整三天,我把自己埋在故纸堆里,不眠不休。
终于,在一份不起眼的军需转运记录里,我发现了一丝不对劲。
03北境苦寒,朝廷每年都会拨付大批的棉衣、木炭和药材。
但根据这份三年前的卷宗记载,有一批价值五十万两白银的军需物资,在运抵北境之前,凭空消失了。
当时的户部尚书上奏,称是遭遇山匪,损失惨重。
但卷宗的末尾,却有一行用极小的字写下的批注。
“查无实据,匪患不详,此事存疑。”
落款人,是我的父亲。
我的手开始发抖。
我明白了。
这不是山匪劫掠,这是一场监守自盗的贪腐大案。
那一年冬天,北境遭遇百年不遇的寒潮,冻死冻伤的士兵数以万计。
赵将军为此连上三道折子,请求朝廷增援,却都石沉大海。
原来,救命的物资,早就被人吞了。
而我父亲,很可能就是因为追查此事,才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,最终招来杀身之祸。
而能让户部尚书亲自下场掩盖,能让皇帝不惜牺牲一个太傅也要压下去的案子,幕后的主使者,身份已经昭然若揭。
我将那份卷宗小心地抄录下来,藏在贴身的衣物里。
这张纸,就是我去见赵信的投名状。
当天晚上,我换上一身不起眼的短打,悄悄离开了家。
将军府守卫森严。
我没有走正"
["create_time"]=>
string(10) "1761382723"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