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53430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5594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7) "第9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668) "出一台保养得极好、看得出有些年头的徕卡相机。

“我叫沈伯安,是陈迟外公的朋友。”

他微笑着看向窗边。

陈迟早已放下书走了过来,脸上带着些许惊讶和十足的敬意:“沈伯伯?

您怎么找到这里的?”

沈伯安拍拍陈迟的臂膀,眼神慈祥:“你小子,回来了也不先来看看我。

还是你妈妈告诉我,你在这儿‘扎根’了。”

他转向我,目光落在我身后的那面照片墙上——那里挂满了我这些年用胶片相机捕捉的瞬间,城市的角落,客人的侧影,光影的游戏。

“周小姐喜欢摄影?”

他问。

“业余爱好而已。”

我有些不好意思。

“不必谦虚,光影很有味道。”

沈伯安点点头,然后小心地拿起那台徕卡,“这台M3,跟我大半辈子了,拍过不少好东西。

现在眼睛不行了,手也抖,留在我那儿是明珠蒙尘。

小迟的妈妈说,你这里有很棒的风铃,和懂得发现美的眼睛。

我想,它应该属于这里。”

我愣住了,连忙摆手:“沈伯伯,这太贵重了,我不能收。”

陈迟却轻轻按了按我的肩膀,对沈伯安说:“沈伯伯,您这是……”“不是送,是托付。”

沈伯安郑重地把相机递到我面前,“店里的风铃声音很好听,我站在门外就听到了。

相机和风铃一样,都是捕捉时间的工具。

风铃留住风的声音,相机留住光的形状。

我希望你能用它,继续留住这家店,和来到这里的故事。”

我看着老先生真诚的眼神,又看看身旁微笑鼓励的陈迟,终于伸出双手,接下了这份沉甸甸的馈赠。

“谢谢您,沈伯伯。

我会好好使用它的。”

沈伯安满意地笑了,点了一杯手冲咖啡,坐在角落里慢慢品尝,没有再打扰我们。

那天打烊后,陈迟帮我研究那台老相机。

他其实对摄影一窍不通,但学得认真,我们头碰头地翻阅着说明书,夕阳的余晖透过玻璃窗,将我们的影子拉长,交叠在一起。

“你知道吗,”陈迟忽然说,“你店门口的那串风铃,和我外公家以前书房门口的那串,声音几乎一模一样。”

我抬起头:“真的?”

“嗯。

小时候,每次听到风铃响,就知道外公忙完了,可以进去找他玩了。

那是代表‘安心’和‘期待’的声音。”

他看着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379500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