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
["chapterid"]=>
string(8) "43053408"
["articleid"]=>
string(7) "6195593"
["chaptername"]=>
string(8) "第14章"
["content"]=>
string(2628) "小:“这是我这三个月的加班打卡记录……还有一次病假单,那天我发烧 39 度,他还让我改 PPT。”
我接过 U 盘,点头:“谢谢,我会保护来源。”
他快步走回座位,像做贼一样。
但我知道,他不怕了。
中午休息时间,我打开 U 盘。
里面有两个文件夹。
加班打卡截图按日期排列,每天下班时间都在晚上九点以后。
“病假证明”是一张医院诊断书照片,写着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”,日期是上周三。
同一天的 OA 系统里,有李国强发给他的消息:“今晚必须交终版 PPT,客户明早要看。”
我把这些整理好,新建文档,标题写:**证据一:强制加班+带病工作**。
下午三点,部门群里突然弹出一条消息。
李国强@所有人:“周报格式统一调整,今天下班前提交新版本。”
附件是个模板,密密麻麻三十多条要求。
正常写完至少三小时。
没人说话。
我在群里发消息:“任务量大,建议按模块分摊,统一格式后再汇总。
我可以负责数据核对和排版部分。”
群里还是没人应。
五分钟后,老王私聊我:“你真要搞?”
我说:“不是搞,是干活。”
他沉默一会,发来一句:“上周那份总结报告……是我写的。
他直接署自己名交上去了。”
我立刻回复:“能写下过程吗?
越细越好。”
半小时后,他发来一段文字。
写了他连续三天加班到凌晨,写完报告后发给李国强。
第二天开会,李国强拿着这份报告当成果汇报。
会后邮件抄送全组,标题是《关于近期工作的总结与展望——李国强》。
我把这段话复制下来,新建文档:**证据二:侵占员工劳动成果**。
晚上七点,办公室只剩我和老王。
他坐在我旁边,打开电脑。
“我给你看原始文件。”
他说。
他调出本地文档历史版本,显示创建时间是上周一晚上十一点。
作者署名是他自己的邮箱。
修改记录有十七次,最后一次保存是周三凌晨一点。
然后他打开公司邮箱,找到当天发送给李国强的记录。
附件名称一致。
“你看这个。”
他指着屏幕。
第二天李国强发出的邮件里,附件打开后,属性显示作者是“liguoqiang@"
["create_time"]=>
string(10) "1761379374"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