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
["chapterid"]=>
string(8) "43053397"
["articleid"]=>
string(7) "6195593"
["chaptername"]=>
string(7) "第3章"
["content"]=>
string(2730) "也不是莽撞。
她清楚自己在做什么。
母亲是律师,从小教她:规则不是摆设。
公司有制度,就得按制度来。
你不守,我就帮你记住。
大学时她参加过劳动权益志愿活动,见过太多人被逼着“自愿加班”,最后连赔偿都拿不到。
她不想成为那样的人。
所以从第一天起,她就要划清界限。
不是针对谁,只是做事要有章法。
她骑车拐过街角,路灯刚好亮起来。
明天早上八点,她会准时到公司。
五个方案她会改。
但不是因为李国强一句话,而是因为她自己答应的工作要完成。
至于加班?
想让她随叫随到,还得再等等。
她不信这个部门没人受够了。
她也不信公司真允许这么干。
只要她站出来一次,就会有人看见。
风从耳边刮过,她踩着踏板,速度不减。
写字楼的灯光渐渐远去。
而她的工位上,那张写着“加班需申请”的便利贴,在夜风吹进窗户时,轻轻晃了一下。
第 2 章:录音反杀,拆穿“数据陷阱”第二天早上七点半,我坐在工位上。
五个策划案已经改完,文件上传到 OA 系统,时间戳是七点二十八分。
每一条修改我都加了批注,写清楚依据来源。
不是为了证明什么,而是做事得有凭据。
办公室还没几个人来。
空调吹着,我搓了搓手,把手机从充电线拔下来,塞进帆布包侧袋。
录音功能昨晚睡前就打开了,放在抽屉最里面,没动过。
八点整,晨会开始。
李国强走进会议室,手里拿着平板,脸色不太好看。
他站上主位,目光扫了一圈,最后停在我身上。
“苏反反。”
他开口,“你昨天交的方案,客户反馈数据严重出错,基础信息用的是上季度旧表。
这会影响我们整个提案的专业性。”
有人抬头看了我一眼,又迅速低头。
我没说话。
他知道我没有加班权限,也知道我没理由擅自改数据。
这一招,是想把我钉在“工作失误”的柱子上,顺便给所有人看:不听话的人,连活都干不好。
他继续说:“新人犯错可以理解,但不能拿团队信誉当试错成本。
以后做事前多问一句,别自作主张。”
我站起来,声音不大,但够清晰。
“李总监,您说的数据问题,我能解释。”
他挑眉:“你说。”
我把手机拿"
["create_time"]=>
string(10) "1761379317"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