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
  ["chapterid"]=>
  string(8) "43053057"
  ["articleid"]=>
  string(7) "6195522"
  ["chaptername"]=>
  string(8) "第19章"
  ["content"]=>
  string(2552) "一个离开的客人,脸上都带着心满意足和意犹未尽。
他们带走的,不仅是精神的愉悦,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——能出席如此高雅的沙龙,本身就是一种格调的体现。
第二天,“金陵会所”与“首席古琴师”清音的名字,伴随着那曲《广陵散》,迅速在文人墨客的圈子里流传开来。
初战告捷,安然并未停歇。
她深知,单一的文化沙龙无法支撑起庞大的利润目标。
紧接着,“诗词品鉴沙龙”成功举办,几位寒门才子的诗作因得到顾清云等贵人的赏识而声名鹊起,更坐实了此地乃“文坛福地”的美名。
而真正的重头戏——“商业信息交流夜”,则在精心筹备后隆重登场。
这一夜,“金陵会所”戒备森严,入口处有专人核验身份。
厅内布局私密,用屏风隔出一个个独立的交流空间。
姑娘们化身训练有素的“信息服务生”,衣着得体,谈吐优雅,不仅能引导话题,更能适时提供精准的商业数据和背景信息。
一位江南绸缎商苦于无法打开京城销路,在“顾问”红芍的巧妙引荐下,结识了掌管宫内采办的一位官员亲属;一位山西煤商想涉足漕运,在玲珑姑娘提供的京城势力分析图帮助下,避免了踩入一个大坑……信息在这里流动,信任在这里建立,交易在这里悄然达成。
而“金陵会所”则从中抽取了不菲的“信息服务费”和场地费,金额之高,让偷偷查看账本的王妈妈手都激动得发抖。
跨界合作也同步展开。
“云锦绸缎庄”特供的服饰成了姑娘们的标志,引得不少贵妇打听;“凝香斋”的特供妆奁更是一盒难求。
“金陵会所”这个名字,不再仅仅与风月相关,更成为了“高端”、“格调”、“人脉”与“信息”的代名词。
短短三个月,“销金窟”早已脱胎换骨。
账面上,利润不仅轻松翻了三倍,更是达到了原先的五倍有余!
姑娘们的收入水涨船高,一个个精神面貌焕然一新,对安然的态度也从最初的质疑变成了由衷的信服和感激。
连曾经最不服气的红芍,也因拿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额绩效奖金,而彻底闭上了嘴,开始死心塌地地钻研她的“酒水营销学”。
三个月期满那日,王妈妈亲自设宴,地点就在“"
  ["create_time"]=>
  string(10) "1761377806"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