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52745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5463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33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528) "
江宛若点了点头,有点后悔了,当初想的还是不够周全,没有把院中设小厨房的事情写进条约里,没有自己的小厨房吃什么都要依别人的口味,做不了主太不方便了。
到了滴水成冰的冬天,从那边院子转一圈过来,吃食不都结冰了。
她听说过京都的冬天很冷,就现在这冷法差不多就赶到大治县最冷的时候了,端来的吃食也只是温温的。
“那到了最冷的冬日,东西拿回来不都凉了?”
秋月轻声道:“姨娘,到时候奴婢们会以最快的速度拿回来,有些吃食小厨房也会配炉子过来,真冷了我们这后院的厨房还可热一热。”
江宛若无奈的点点头,这事以后得想办法,热过的菜都失了味道了,有啥好吃的。
银月依次摆好饭菜,每份菜的份量也就两三筷子,但有六盘,其实小厨房只准备了四盘,是她多拿了两盘。
早间的时候,三爷身边的管事徐冬悄悄过来跟她说,要她取饭食的时候多取些,让她多费些心。
她回想想昨天晚上来收拾碗筷时,桌上每个盘子都吃得一点不余,便有些明白徐冬的意思了。
小厨房的那个朱婆子见她多拿,脸色十分不善,她还给塞了几个钱过去才肯罢休。
银月本是外院厨房的一个帮厨的丫头,前些日子徐明找到她,说让她来春枝堂,侍候姨娘的吃食,但不可能对外张扬他找过她。
她进府已经有几年了,早听说这府里三爷院里要进一位姨娘,自然知道这个时候是各处往春枝堂塞人的最佳时候,这么说来,她就是三爷派往春枝堂的人。
为三爷办事自然比在外院的大食堂好,她便立马应了下来。
当初江宛若条约上就写明吃喝不愁,这事他徐桉一个男人自然不好天天盯着,于是便想出了这个法子。
再说春枝堂的两个大丫头是她娘和祖母的人,许氏自然也会往里面放人,所以他必须得放一个自己的人,遇到啥事不能只听别的人说啥就是啥。
午饭后,江宛若就在院子里转了几圈,又去院子外面的湖边转悠,到处都没有看到人,好像全府就她的精力最好。
既然叫湖,自然就不是小小的鱼塘,她用脚步丈量了一回,走一圈要一千三百多步,大约八百多米,有了这个数据,以后饭后消食就知道走几圈了。
江宛若回到屋里睡午觉时,院中侍候的几人,便各自找了借口溜出了院子。
待她午睡起来又去湖边步行时,府里的各处都知道她这半日里干了些啥事。
院中的人做了什么,江宛若并不关心,她一日几次过去湖边转悠,不是有多喜欢这湖,实在是无事可做,只能出去散步。
才进府一日,江宛若就体验到一种活动范围受限制的憋屈。
在这古代没有网络、手机、电视,日子本就难熬,在大治县的时候还好,她想去哪就去哪,基本上每日都要去外面野一圈。
有时去茶楼听人说书,有时在街边看看热闹,有时去集市买些新鲜食材料折腾些好吃的好喝的,看到好的面料就折腾着做新衣裳,想去田间见识乡村生活也是说走就走,爬山采个野果、捡个蘑菇的也没有人拦着。
如今一个月只能外出一次,还要打着去看江恒的名义。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376804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