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52256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5396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48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837) "

“师父,今晚这口饭,要烧穿三百年阴魂。”

东方天际,已有微光浮动。

春社日清晨,天光未明,荒村“讨饭碗”大堂外已是人头攒动。

寒风卷着细雪扑在脸上,却冻不住百姓们灼热的目光。

他们从九省灾地跋涉而来,衣衫褴褛,面有菜色,可眼中却燃着一种近乎朝圣的光——那是对一个敢把“怨粮”煮给百官吃的女子的敬与信。

苏锦绣立于灶前,一袭素麻衣裙,发髻只用一根木簪固定,清瘦得几乎被风吹倒。

但她手中的铁勺沉稳如山,那是母亲临终前塞进她掌心的遗物,也是外祖母传下的厨魂之器。

她身后,一口三丈巨锅架在松脂火堆之上,锅壁由九省送来的破陶片拼成,每一片都刻着灾民姓名。

锅边环绕数百只残缺不全的粗瓷碗,钉在墙上组成星图般的“碗阵”,仿佛亡魂凝视人间。

她将最后一袋“怨粮”倒入锅中——那是混着树皮、草根、观音土的黑褐色粉末,是北境三年大旱里活人嚼过的“命渣”。

米粒早已无存,唯有苦难沉淀下来的苦腥味,在冷风中缓缓蒸腾。

她没有焚香祷告,而是按古礼跪下,三拜九叩。

第一拜,她叩向南方京城高门,声音清冷:“谢诸公赐我一纸休书,让我重见天日。”

第二拜,她叩向西边尚书府旧宅,唇角微扬:“谢夫君另娶贵女,方知贱妾亦能立世为王。”

第三拜,她面向北方茫茫雪原,额头触地,久久不起:“这一拜,给所有饿死也没告饶的人。你们没等到赈粮,但我今日,替你们吃了这口天下最苦的饭。”

话落,她猛然起身,举起火把,狠狠投入灶膛!

轰——

火焰冲天而起,像一条赤龙撕开晨雾。

火光照亮了墙上每一寸裂痕,也照亮了台下数千双含泪的眼睛。

就在此时,朝廷百官陆续抵达。

朱红大门洞开,蟒袍玉带者鱼贯而入,个个神色倨傲。

可当他们踏进庭院,脸色骤变——脚下不是青砖,而是厚厚一层粗盐,硌脚刺骨。

“脱靴。”守门少年小石头冷冷道,“踏饥土者,不得穿履。”

群臣哗然。

有人怒斥“岂有此理”,却被两侧持棍壮汉逼退。

户部侍郎咬牙解下官靴,露出冻得发紫的双脚;礼部尚书踉跄几步,几乎跪倒在盐粒上。

苏锦绣立于高台,目光扫过众人,如刀刮骨。

“今日之饭,不赐予,不施舍,只交换。”她的声音不高,却压住了全场骚动,“每位大人,交出一件贴身信物,方可领一碗‘赎罪羹’。”

台下死寂。

片刻后,一位御史颤抖着摘下腰间玉佩扔进铜盘:“本官以家传温玉换一碗饭!”

苏锦绣看也不看,挥手命人收下。

又有人献出金鱼符、象牙笏,甚至有人交出圣上亲赐的荷包。

直到户部侍郎站在原地,浑身发抖,良久,猛地撕下里衣一角,布片上歪歪扭扭绣着两个字:阿圆——是他早夭幼子的乳名。

他哽咽:“这是我……唯一舍不得的东西。”

苏锦绣接过布片,指尖轻轻抚过针脚,随即,她转身,将布片投入滚沸的锅中。

“好。”她淡淡道,“这碗饭,算你买得起。”

锅盖掀开刹那,异香炸裂!

那不是寻常饭食的香气,而是一种混合了焦苦、霉腐、泥土与血腥的气息,浓烈到令人窒息。

全城百姓皆仰首嗅闻,老者掩面痛哭,孩童惊叫躲藏——那是记忆深处,亲人饿极啃墙土的味道。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375166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