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52230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5396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31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702) "

“砰!”

白玉碗被狠狠摔在地上,四分五裂。

贵妃双目赤红,泪水夺眶而出,声音凄厉:“慢性鸩杀?好一个慢性鸩杀!本宫锦衣玉食,一日三餐尚且要提心吊胆,惧怕中毒,何况是那些嗷嗷待哺的黎民百姓!他们吃的,竟是这种刮骨割肉的毒物!”

消息传至御书房,正在批阅奏折的皇帝手一顿,那支朱笔硬生生在奏章上划出一道刺目的长痕。

他没有咆哮,没有怒吼,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,周身的气压却低得让殿内所有侍从都感到窒息。

许久,他才缓缓开口,声音冷得像是从九幽之下传来:“彻查。从隆丰行开始,给朕查清供粮的每一个环节,每一个经手的人!”

“另,传苏锦绣入宫。”

一道圣旨,如惊雷般在京城炸响。

而另一道密信,则由一名不起眼的紫袍老太监,悄无声息地送到了苏锦绣的手中。

信上只有寥寥数字:“此召非惩,是护——龙欲借凤喙,啄虎狼之喉。”

苏锦绣看完,将纸条凑到烛火上,看着它化为灰烬。

她知道,这盘棋,她已是执子之人。

入宫前夜,灶神堂灯火通明。

堂内,小石头等一众心腹神情肃穆。

苏锦绣站在堂前,将一只不起眼的空陶罐倒扣在桌上,一小撮灰白色的粉末随之落下。

“这是从贵妃娘娘的呕吐物中,连夜筛出的残渣。”她的声音清冷而坚定,“我已验过,里面除了霉变谷物的粉末,还混有皂角粉与石灰。前者遇水发泡,能造成虚假的饱腹感;后者……能让陈腐霉烂的粮食看起来更白。他们不只是以次充好,更是在用猪狗都不食的垃圾,来填百姓的肚子!”

众人闻言,无不倒吸一口凉气,眼中怒火熊熊。

苏锦绣的目光扫过小石头:“小石头,你立刻带人伪装成南来的药材商,想办法将这罐‘证据粉’,混入隆丰行今晚要采买的一批‘香料补损’货品里。记住,做得干净些。”

“是,堂主!”

“其余人,”她转向其他人,“通过我们的舌尖哨兵,把风声放出去,就说:御膳监查出京城有大商号,竟用洗衣的皂角粉冒充面粉,做成了点心!”

一夜之间,谣言如瘟疫般席卷了整个京城。

从达官贵人的后厨到街头巷尾的茶馆,人人都在议论这骇人听闻的消息。

天还未亮,隆丰行的门前便被愤怒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,烂菜叶和臭鸡蛋如下雨般砸去。

更有甚者,将怒火直接引向了隆丰行背后的靠山——户部侍郎府,一夜之间,高门朱户被泼满了粪水,腥臭冲天。

觐见当日,满朝文武都以为苏锦绣会素服麻衣,以示悲悯。

然而,她却换上了一件洗得发白的青布裙,样式陈旧,却是筋骨挺拔。

这正是当年她被萧家休弃,独自离开国公府时所穿的旧衣。

她昂首步入偏殿,无视周围六部重臣或轻蔑、或审视、或猜忌的目光,径直走到大殿中央,不卑不亢地呈上一本厚厚的册子:“民女苏锦绣,叩见陛下。此乃《膳情月汇》。”

“过去三十日,膳情司共收录各地快报一千二百七十六条,经核实属实者,八百九十三件。其中,涉及十七州府瞒报灾情,二十九县克扣救济粮,四十三名在朝官员的亲属参股各地米行,操纵粮价。”

她的话音不高,却字字如千钧重锤,砸在每个人的心上。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375109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