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52229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5396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30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781) "

苏锦绣将它们全部倒入锅中,又加入了几味能催人呕吐却不伤性命的草药。

最后,她从一个漆黑的陶罐里,抓出一把灰白色的粉末,猛地撒入锅中。

“这是……”小石头看着那粉末,脸色一白。

“这是被饿死的孩子的骨灰。”苏锦绣的眼眶赤红,声音却异常平静,“用他们的冤屈,来给这锅糊提味,最合适不过。”

一锅气味诡异的“断冤糊”在熊熊灶火上翻滚着,仿佛凝聚了无数亡魂的悲鸣。

当夜,京城十二坊,每个膳情站的门口,都悄然贴上了一张告示:“明晨卯时,凭快报站登记牌,可在此处免费换取一碗‘官老爷亲赐的饭’。”

第二日清晨,天降瓢泼大雨。

数千名饥民却如潮水般涌向各个膳情站,他们面黄肌瘦,衣衫褴褛,手中却紧紧攥着那张小小的登记牌,那是他们与这个冷酷世界最后的联系。

一碗碗温热的“断冤糊”被分发下去。

饥民们迫不及待地喝下,然而,仅仅片刻之后,剧烈的恶心感便从胃里直冲喉咙。

呕吐声此起彼伏,人们吐出的,尽是些无法消化的泥土与草根。

真相,以最惨烈、最直观的方式,呈现在了所有人面前。

“狗官!奸商!还我口粮!”

不知是谁先喊出了第一声,积压了数月的愤怒与绝望瞬间被点燃。

人群彻底失控,他们怒吼着,冲向最近的米铺,用石头、用拳头、用身体,砸烂了那些写着“仁义”二字的招牌。

混乱如瘟疫般在京城蔓延开来。

而就在这漫天风雨,全城骚乱之际,皇城深处,乾清宫内,一道被雨水浸湿了边角的密信,越过层层关卡,绕开所有耳目,悄无声息地被放置在了年轻帝王批阅奏折的御案一角。

信,正是那份《饥民食谱对照表》。

只是在图文并茂的证据链末尾,不知被谁,用殷红如血的朱砂,又添上了一行娟秀却又杀气凛然的小字:

陛下若不信,不妨,让贵妃娘娘亲尝一口。

密信静静地躺在那里,仿佛一封来自地狱的请柬。

窗外的风雨呼啸着,拍打着宫墙,犹如万鬼叩门。

御案上的烛火猛地一跳,将那行朱砂字映得忽明忽暗,宛如一道即将裂开的血色深渊。

翌日,长春宫内气氛凝重如冰。

贵妃柳眉紧蹙,端坐于凤榻之上,面前宫女小心翼翼地捧着一碗尚冒着热气的糊状物。

这便是那传说中能活人无数的“断冤糊”。

它色泽灰黄,闻之无味,看上去与寻常米糊并无二致。

“娘娘,请用。”宫女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的颤抖。

贵妃挥退宫女,亲手执起白玉汤匙,轻轻舀了半勺送入口中。

那东西入口粗粝,仿佛混着沙土,难以下咽。

她强忍着不适,喉头微微一动,下一瞬,一股剧烈的恶心感猛地从胃里翻涌上来!

“呕——”

她捂住嘴,剧烈地干呕起来,脸色瞬间惨白,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。

满屋的宫人吓得魂飞魄散,纷纷跪倒在地。

“快!传太医!”

太医令连滚带爬地赶来,一番望闻问切,又细细查验了那碗“断冤糊”的残渣,面色由凝重变为惊骇。

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,声音发抖:“启禀娘娘,此物……此物有毒!它并非米粮所制,其中含有大量的粗糙纤维与不可溶的淀粉,寻常人食之不消,长期食用,必会造成肠结腹胀,气血不通,这……这与慢性鸩杀无异啊!”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375105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