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52227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5396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29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793) "

“天若不公,翻了又何妨?”苏锦绣转身,只留给他一个决绝的背影。

果不其然,反击来得又快又狠。

三日后,户部一纸公文,以“国库空虚,财政吃紧”为由,悍然宣布暂停发放所有灾区协济银,为期三个月。

这无异于釜底抽薪!

没有了协济银,本就挣扎在生死线上的灾民,将彻底断了活路。

而这一决策的矛头,被巧妙地引向了苏锦绣的膳情快报站——正是这些快报站,揭露了官仓的亏空,才让户部“不得不”做出这个艰难的决定。

“好一招嫁祸于人!”苏锦绣看着手中的邸报,气极反笑,“他们这是要用万千百姓的性命,来堵我的嘴,来给我泼上这盆煽动民心的脏水!”

她没有丝毫犹豫,立刻召集了所有在京中各大酒楼、茶肆、大户人家帮佣的村妇。

这些厨娘,是她最基层的耳目,也是最懂得如何让消息不胫而走的人。

“姐妹们,回去告诉你们身边所有的人,就说,朝廷嫌我们这些拿锅铲的手不干净,说我们建立膳情站是在图谋造反,要抓我们去充当苦役,给边关的将士们修城墙!”

这流言,比瘟疫传播得还快。

它精准地击中了每一个底层厨娘内心最深的恐惧。

她们不过是想知道粮价,想让家人吃上一口饱饭,怎么就成了造反?

恐慌迅速发酵,最终化为一股拧成绳的愤怒。

短短两日,三百多名来自京城各处的厨娘,联名写下一封血书,呈递至御膳监。

她们在血书中言辞恳切,表示快报站纯属自发,愿以轮值方式维持运转,分文不取。

信的末尾,却是一句掷地有声的威胁:“若朝廷欲治罪一人,我等姐妹,愿阖城灶火尽熄,与君共尝饥寒!”

满城停火!

这对任何一个王朝的都城而言,都是一个不敢想象的噩梦。

御膳监的官员吓得魂飞魄散,连夜将血书送入宫中。

就在京城内外因粮食和流言而暗流汹涌之时,萧北辰的身影如鬼魅般自地底穿出,落在了灶神堂的后院。

他面色凝重,带回了一条更令人心惊的线索。

“我用地脉听音术,探到了皇宫西侧的一条旧排水渠,”他压低声音,语速极快,“每逢初七深夜子时,都有一队人马,经由暗道,将数只沉重的黑箱运往城南的郑国公府。我跟了半程,记下了他们的人数和口令,发现他们用的,竟是前朝禁军的‘玄鸦暗语’!”

前朝禁军!这四个字,如同一道惊雷在苏锦绣脑中炸响。

她猛地抬头,恰好此时,一名哨兵飞奔而入,递上一份来自柳河县的加急密报。

苏锦绣展开一看,那熟悉的红糖水字迹在火光下显得触目惊心:“隆丰行昨夜焚毁三车霉粮,火光冲天,映红半边夜空。粮车旁,似乎还……还有人的哭喊声。”

焚烧霉粮……哭声……

销毁账本!

灭口!

苏锦绣与萧北辰的目光在空中交汇,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吐出了这个可怕的猜测。

他们的敌人,不仅在用毒粮谋财害命,更是在进行着一场足以颠覆国本的巨大阴谋!

那一瞬间,苏锦绣心中所有的犹豫和迟疑都烟消云散。

她霍然起身,走到那口终日不熄的大锅前,亲手抄起巨大的铁锅铲,声音决绝如铁:“石头,取我熬制‘断冤糊’的料来!”

所谓的“料”,正是这些天从各个饭摊收集来的劣质粮残渣,那些掺杂了树皮、观音土的“救命粮”。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375102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