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52224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5396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27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753) "
中央的大灶上,从不清冷,日夜用小火煨着好几口锅,里面是苏锦绣根据不同地域的物产调配出的“救济糊”样本。
她的情报网络也在悄然建立。
她将那些来京城务工、受过她恩惠的村妇们组织起来,让她们白天去各大酒楼饭馆当帮厨,晚上则来“灶神堂”汇报一天所见所闻。
哪家餐馆进了什么稀罕食材,哪家粮铺的采购量有异常,都逃不过她们的眼睛和耳朵。
苏锦绣称她们为——“舌尖哨兵”。
这天夜里,一个哨兵带回了一个惊人的消息:京城最奢华的酒楼“云锦楼”,近日竟不合常理地大量囤积来自北方的荞麦粉。
要知道,北方大旱,朝廷早已下令严禁荞麦南运,以备军粮。
云锦楼此举,只有一个可能——伪造“灾区出口粮”,骗取朝廷高额的运输和赈灾补贴!
七日后,乾清宫。
皇帝萧景曜看着阶下跪着的女子,神色复杂。
他缓缓开口,语气比上次缓和了许多:“你上次说的‘断冤灶台’,朕允了。就在大理寺旁,给你辟出一间厨房,专审与食物相关的冤案。”
这已是天大的恩赐,史无前例。
然而,苏锦绣却伏在地上,一动不动。
“陛下,”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,“臣女不要一个灶台,臣女要的是一道圣旨。”
皇帝的眉头皱了起来。
苏锦绣猛地抬起头,目光灼灼,直视天颜:“臣女恳请陛下,准许民间设立‘膳情快报站’!由各地的厨娘、农妇自发组织,记录每日的粮价涨跌、收成灾况、地方官吏在吃穿用度上的异动。每月汇总,无需通过层层官府,直呈御前!”
“放肆!”皇帝终于动怒,“这岂不是在朝廷之外,另立耳目,监察百官?!”
“可您的耳朵,听不到天下饿肚子的声音!”苏锦绣毫不退缩,一字一句,掷地有声,“既然如此,不如就让天下的锅碗瓢盆,替您来听!”
殿内死一般的寂静,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。
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,一名内侍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,声音尖利地嘶喊:“急报!陛下!北境八百里加急!”
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。
“报——!北境传来捷音!苏娘子所献‘显影饼’之法,已在军中推行。近日军粮核查,有三名仓储守将因心中有鬼,不待查验便主动自首,吐出贪墨军粮!两州府库因此开仓,数万灾民得以果腹!”
轰的一声,整个大殿仿佛被这消息炸开了。
皇帝怔在龙椅上,久久不语。
他看着苏锦绣,看着这个仿佛永远不知道什么叫畏惧的女子,眼神中第一次出现了真正的审视与动容。
许久,他拿起朱笔,在一卷空白的圣旨上,写下了几个沉甸甸的大字。
“所请准奏。自即日起,天下膳情,许民报。”
消息传出宫门,早已等候在外的萧北辰,从怀中取出一个不起眼的引信,点燃。
下一刻,一朵巨大的红色花火冲天而起,在漆黑的夜空中猛然炸开。
那不是寻常的烟火,而是用辣椒粉与硫磺混合秘制而成,颜色殷红如血,带着一股辛辣的决绝,照亮了半个京城。
这不是信号,这是一场宣告。
朱红的御印重重地盖在明黄的圣旨上,墨迹未干,却仿佛已经刻入了历史的骨血。
这道前所未有的旨意,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,无人知晓它将在大周的版图上,激起何等惊涛骇浪。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375095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