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47897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5082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47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715) "
连萧景琰也被这股气势所慑,动作一滞。
玄玑真人看向萧景珩,微微颔首:“太子殿下,继承大统,乃天命所归。宵小之辈,不足为虑。”他又看向林轻歌,目光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深意,“林主事护驾有功,肃清奸佞,功在社稷。”
有国师出面定调,再加上血诏和逐渐控制住局面的禁军,三皇子一党的反抗意志瞬间瓦解。那几名武将见状,也讪讪地收回了刀。
萧景琰面如死灰,知道大势已去,被侍卫当场拿下。
一场可能颠覆王朝的宫变,在血诏和各方势力的博弈下,终于尘埃落定。太子萧景珩,在国师和百官的见证下,即将正式登基,成为大渊朝的新帝!
旭日东升,金光洒满太和殿的琉璃瓦。萧景珩站在丹陛之巅,俯瞰着脚下跪拜的群臣,心中豪情万丈。但他知道,这只是一个开始。内忧虽暂平,外患仍未除,朝中暗流依旧汹涌。
他的目光,不由自主地落在了身旁那个清丽绝俗、却屡次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的女子身上。
林轻歌感受到他的目光,微微抬眼,迎上那复杂而灼热的视线,神色依旧平静。
乱世之幕,由她亲手拉开。而这新朝的篇章,又将写下怎样的故事?
她轻轻握了握袖中的拳头,感受着掌心那团温顺却强大的火焰。
无论前路如何,她都将遵循自己的意志,走下去。
这盘天下棋局,她已落子,便无悔。
景阳钟的余音尚在京城上空回荡,太和殿前的血迹尚未干涸,大渊朝已然迎来了新的主人。太子萧景珩在先帝血诏与国师玄玑的见证下,于灵前即位,改元“景和”,史称景和帝。
新帝登基,万象更新,却也意味着旧账的清算与新格局的重塑。皇宫内外的肃杀之气持续了数日,三皇子萧景琰及其核心党羽被下入天牢,等候审判。贤妃被废为庶人,打入冷宫。朝中与三皇子牵连过深的官员或罢黜、或流放,一时间,京城官场经历了一场彻底的大换血。
而在这场权力更迭的暴风眼中,立下擎天保驾之功的林轻歌,却显得异常平静。她没有居功自傲,也没有急于揽权,而是在新帝即位后的第一次大朝会上,递上了一份辞呈。
“陛下新登大宝,百废待兴,当用贤能,稳朝局。臣女才疏德薄,此前所为,不过尽臣子本分,实不敢居功。且臣女志在杏林,于朝堂政事并无兴趣,恳请陛下准臣卸去审计司主事一职,归隐山林,研习医术。”林轻歌跪在丹陛之下,声音清越,态度恳切。
这番举动,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。朝堂之上,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。有人觉得她识时务,懂得急流勇退;有人认为她以退为进,所图甚大;更有人暗自松了口气,这个手段莫测、屡掀波澜的女子若留在朝中,实在让人寝食难安。
高踞龙椅的景和帝萧景珩,目光深邃地注视着殿下的林轻歌。他岂会不知她的心思?归隐是假,避开新朝初立时必然的纷争与猜忌是真。她此举,既是表明心迹,无意权势,也是在为他这个新帝考虑,避免“功高震主”的尴尬。
“林爱卿平身。”萧景珩缓缓开口,声音带着帝王的威严,却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,“爱卿之功,朕与天下臣民共睹,岂是‘本分’二字可以轻描?审计司草创,赖爱卿之力方有今日气象,此时辞官,朕心何忍?天下人又将如何看朕?”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363696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