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
["chapterid"]=>
string(8) "43044784"
["articleid"]=>
string(7) "6194814"
["chaptername"]=>
string(7) "第6章"
["content"]=>
string(2552) "离开过老巷。
“阿陈,你说我们以后能在巷口开个小铺子吗?”
外婆的声音从风里传来,软得像槐花蜜。
“当然能,”陈砚之的声音带着笑,“等仗打完了,我们就守着这盏灯,看槐花开,看孩子们长大。”
人群安静下来,有人悄悄抹眼泪,有人拿出手机记录这一幕。
林晚忽然想起苏晓棠说的“灯亮三次”,她数着马灯闪烁的次数——一次,两次,三次。
当第三次光亮起时,树洞里的怀表突然发出“嘀嗒”声,表盘上的玻璃盖慢慢打开,里面掉出张叠得整齐的纸条,正是陈砚之当年塞进外婆手里的那一张。
林晚弯腰捡起纸条,展开时,看见上面的字迹虽已泛黄,却依旧有力:“林阿妹,若我没能回来,你就带着这盏灯,等槐花开满巷口,等孩子们能安稳读书,那便是我回来见你了。”
“哇——”人群里的孩子突然指着巷口,“有好多人影!”
林晚抬头,看见巷口的路灯再次次第亮起,这次的人影不再模糊,而是清晰得仿佛触手可及:苏晓棠背着书包,正跟着陈砚之念算术;王阿婆提着竹篮,往陈砚之手里塞麦饼;李叔扛着修鞋箱,笑着和陈砚之打招呼……他们沿着老巷慢慢走,脚步声、说话声、笑声混在一起,像是老巷从未经历过战火,一直这样热闹安稳。
“阿陈!”
外婆的声音从光影里传来。
陈砚之转身,伸手握住外婆的手,两人并肩往槐树下走。
他们经过林晚身边时,林晚清楚地看见外婆发间别着的槐花,和照片里的那朵一模一样;陈砚之口袋里的怀表,正和树洞里的那只遥遥相对。
“晚晚,谢谢你。”
外婆停下脚步,伸手摸了摸林晚的头发,指尖的温度和记忆里一样温暖,“我们等这一天,等了八十四年。”
陈砚之也笑,把手里的马灯往林晚面前递了递:“这盏灯,以后就交给你了。
等槐花开时,记得把它挂在树上,我们会回来看看。”
林晚刚要伸手接,马灯的光突然变得刺眼,等她再睁开眼时,巷口的人影已经消失,只有槐树上的马灯还在亮着,树下的人群还在小声议论,张奶奶手里的瓷碗还温着。
她低头看手里的纸条,发现背面多了行新的字迹,是外婆和陈砚之的字迹重叠"
["create_time"]=>
string(10) "1761358136"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