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35972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2762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11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957) "
他程安居精明一世,怎么就生了这么个蠢货!
“都是程家人,钱是谁的,应该按功劳分配。”赵春华一脸不满。
平时她肯定是不敢跟公公呛声的,可那是小3000的钱啊!
她娘家兄弟刚好要娶媳妇儿,人家彩礼要300,她妈正愁这事呢!
有了这钱,别说300的彩礼钱了,再添上三转一响那都绰绰有余。
“大嫂说的太对了!”李菀青故作一脸崇拜地看着赵春华,“刚好今天赵会计在,又有各位乡亲在,正好算清楚了,别让大嫂吃亏!”
程安居一听就知道要坏了,赶紧开口:“就不劳烦大伙儿,这事我们回家算清楚就好了。”
“不麻烦!不麻烦!反正农忙过了,大家有的是时间。”
“对啊,对啊,我们也想跟程嫂子学学,怎么当家才能存下这么多钱。”
同样是仁星大队的人,凭什么他们辛苦了一辈子,几乎都没啥存款。
程家却有小3000的存款!
不仅村民好奇,就连大队部的都很好奇!
......
总之,你一言我一语,这事就定下来了。
任凭程安居和刘玉芬怎么劝说都没用!
大队部的赵会计是66年那会儿下来的老知青,早就在仁星大队安家了。
因为一手算盘打的溜,这才当上了大队的会计。
这一干都七八年了。
赵会计算盘一拨,没多久就算出了这两年程家的工分。
除了兑换粮食扣除的工分,这两年程家的工分结余兑换的钱不过375块8角六分。
这还是这两年工分提价后的钱。
换做前几年的工分计价,怕是连一半都没有。
程家虽有8口人,但老三当兵,户口已经不在这边了。
程安居和程振兴倒是能拿10个工分的,可一年多以前,程振兴得了县城纺织厂的工作,就彻底没在大队里挣工分了。
刘玉芬是拿7个工分的,赵春华.......能拿5个工分就不错了。
反倒是李菀青,别看人家是城里来的知青,干活可是不孬的。
平时拿的都是8、9个工分的,有时候甚至还能拿10个工分。
剩下的就是两个小娃娃了,根本拿不工分。
赵会计这么一算出来,所有人都觉得不对劲了。
“不对啊,这么算来跟我们家也差不多啊!程家怎么会有那么多存款啊?”
“就是啊!我家壮劳力还比她家多,一年到头,手上也没几个钱。”
......
刘玉芬梗着脖子吼道:“我家都多少钱关你们屁事啊!”
“玉芬啊!话不是这么说啊?”王桂英阴阳怪气地说道,“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,这不也是担心你吗?”
刘玉芬:......她可没看出来!
“赵会计,那加上大哥的工资呢?”李菀青皱着眉头,一脸担心的样子。
赵春华也赶紧说道:“对啊 ,我男人一个月有30块的工资......”
她男人30块一个月的工资不假,可他满打满算也就上了22个月的班。
算起来也就才600多的块钱......
不说他们都没上交给婆婆,就算上交了,加上工分结余,全家老小不吃不喝也才1000多块。
.......
跟婆婆钱盒子里的存款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啊!
不会是......婆婆和公公瞒着他们干了什么投机倒把的事吧?
那可是要吃花生米的事啊!
“婆婆,你赶紧说啊!你那钱都是从哪里来的啊?”赵春华急了,逼问着刘玉芬。
刘玉芬都要被赵春华给蠢哭了,只能抿着嘴不开口。
贺梅撞了撞李菀青,“你这婆婆怎么突然就哑火了?不会真的投机倒把了吧?”
李菀青摇了摇头,“她不敢,只不过现在她也不敢说,说了,她就保不住钱了。”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291902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