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35274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2356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11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514) ",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。

安检口的工作人员笑着对我说“祝您旅途愉快”,我回以微笑,转身走进安检通道。

没有回头,不是因为不留恋,是因为我知道,我的未来不在过去,而在前方。

飞机起飞时,我看着窗外的云层。

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,落在我手里的笔记本上,上面写着我昨天刚制定的计划:学好专业知识,参加设计比赛,去看一次极光,认识更多有趣的人……这些计划里,没有陆承泽,没有徐晓星,只有我自己。

我想起在ICU里,监护仪的蜂鸣声和朋友圈里的婚戒形成的鲜明对比;想起在法庭上,陆承泽和徐晓星苍白的脸;想起在监狱会见室,我对陆承泽说“我们之间早就结束了”;想起收到国外学院邮件时,心里的激动和期待……这些画面像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闪过,最后都变成了我成长的勋章。

飞机穿过云层,飞向更高更远的天空。

我闭上眼睛,嘴角露出了微笑。

我知道,过去的痛苦和委屈,都已经被风吹散;未来的日子,会有阳光,有希望,有属于我的、独一无二的精彩。

或许有一天,我会在国外的街头遇到一个很好的人,他会珍惜我的付出,会尊重我的梦想,会陪我看遍世间的风景。

但现在,我更享受一个人的时光——我可以专注于自己的事业,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,可以慢慢变成更好的自己。

陆承泽曾经说我“只配替别人活着”,可他错了。

我从来都不是任何人的替身,我是苏晚,是一个有自己的思想、自己的梦想、自己的人生的独立个体。

我的人生,从来都由我自己决定,我的幸福,也从来都由我自己创造。

9 极光下的新生与岁月的温柔国外的生活比我想象中更忙碌,也更充实。

每天泡在设计室里,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讨论方案,听教授讲最新的设计理念,偶尔在周末去附近的公园散步,看落叶铺满小径,看鸽子在广场上悠闲踱步。

入学第二年,我参加了一个国际设计大赛,主题是“重生”。

我把自己在ICU里的感受、对生命的理解,都融入了设计作品里——一个名为《光隙》的灯具,灯罩是半透明的弧形,像ICU病房的玻璃窗,灯光透过灯罩洒出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284509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