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
["chapterid"]=>
string(8) "43033075"
["articleid"]=>
string(7) "6191972"
["chaptername"]=>
string(7) "第4章"
["content"]=>
string(2552) "箱里总有食物。
可是,在某些时刻,孤独感还是会悄然来袭。
比如,看到一部好电影,想立刻和人分享观后感时;比如,做了一桌好菜,却发现只能一个人慢慢吃完时;比如,深夜从噩梦中惊醒,四周一片死寂时;比如,生病发烧,挣扎着起来给自己倒水时……在这些时刻,她会格外渴望一个拥抱,一个可以分担分享的伴侣。
她渴望的,不仅仅是社会角色上的“丈夫”,更是一个灵魂的共鸣者,一个生活的战友。
她幻想中的日子,是两个人下班后,挤在厨房里,一边聊天一边准备晚餐,偶尔会因为盐放多了还是放少了互相调侃;是周末的早晨,一起赖床,为谁起来做早餐而猜拳决定;是依偎在沙发上看一部老电影,为同一个情节感动或欢笑;是在遇到困难时,可以互相打气,说“别怕,有我在”;是共同规划未来,为了他们的小家一起努力。
这些幻想,与长辈们描述的“婚后现实”格格不入。
在长辈看来,这些风花雪月,最终都会被尿布、房贷、婆媳关系、家长里短所取代。
贺蓓蓓承认这些现实的存在,但她固执地认为,正是因为这些现实琐碎且沉重,才更需要两个人携手面对。
如果所有的风雨都要一个人扛,所有的琐碎都要一个人吞,那婚姻的意义何在?
仅仅是为了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,或者抵御社会舆论的压力吗?
她怀疑自己可能真的适合孤老。
至少,孤独保有自我和精神世界的完整。
她开始查阅关于“独身主义”的资料,了解如何规划一个人的养老生活。
她甚至半开玩笑地对闺蜜说:“以后我们几个一起凑钱买个院子养老吧。”
但内心深处,那簇对爱情、对亲密关系的小火苗,从未真正熄灭。
她依然会为影视剧中真挚的情感而动容,依然会在看到街头牵手散步的白发老人时心生羡慕。
她坚持相亲,与其说是向外界压力屈服,不如说是给自己内心那个渴望一个答案。
她不愿意放弃希望,她相信世界上存在那样一个人,和她在精神上同频,在生活上同步。
她坐在一次又一次的相亲座位上,等的不仅仅是一个条件合适的对象,更是一个可能性,一个让她的幻想照进现实的可能性。
第四"
["create_time"]=>
string(10) "1761275216"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