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22374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90343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14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462) "习基地的标本。”

苏晓棠回头看沈清玄,他正收起茶籽 —— 茶籽的绿光弱了些,却更温润了,像吸了茉莉的甜香。

他摸了摸茶籽,轻声说:“师父,这次没让你失望,老绣坊保住了。”

风里传来巷口糖水铺的香气,是老板娘重新煮了绿豆沙,甜香混着茉莉香,漫了整条巷。

陆羽走进来,粗陶壶里还剩些茶汤,他倒在奶奶的老瓷杯里,茶汤里飘着片茉莉花瓣:“尝尝,刚煮的茉莉陈皮茶,用你奶奶的碟盛着,味道更醇 —— 你奶奶要是在,肯定喜欢。”

苏晓棠端起瓷杯,茶汤的暖顺着指尖漫到心里,抬头时,看见苏玉珍的魂体还在绣桌旁,正对着她点头,然后慢慢化作茉莉花瓣,落在绣品上,和那些飘进来的花瓣混在一起,再也分不清。

她摸了摸绣品上的茉莉,指尖能感觉到丝线的暖,还有淡淡的留香 —— 是奶奶的味道,是广绣的味道,是老西关的味道。

晨雾彻底散了,阳光透过骑楼的雕花窗棂,落在绣品上,把淡紫的茉莉染成浅金。

苏晓棠握着绣针,看着满院的茉莉花瓣,突然懂了:奶奶的执念从来不是完成一件嫁妆,是让她守住这门手艺,守住这份藏在绣线里的念想 —— 而传承不是 “守住过去”,是让奶奶的手法、茉莉的香味,都活在她的针脚里,活在以后徒弟的手里,永远不会消失。

第四章 绣线里的余温岭南绣坊・堂屋广州老西关的秋阳软得像浸了陈皮茶的绸缎,透过骑楼雕花窗棂,在岭南绣坊的堂屋里织出细碎的光斑,落在梨木框装裱的 “茉莉双喜” 绣品上 —— 淡紫茉莉花瓣泛着浅金,凑近还能闻到淡淡的香,是苏晓棠按奶奶的技法,每月卯时用晨露轻擦一次,让香味像老西关的念想般留得更久。

堂屋中间并排放着三张民国老绣绷,绷轴被岁月磨出深棕包浆,最左边那张是奶奶当年绣 “百鸟朝凤” 的旧物,绷边还留着她捏过的指痕。

三个徒弟围着绣绷学绕线,最小的阿妹手指笨,线总绕得松垮,针脚一拉就歪。

苏晓棠走过去,掌心贴着阿妹的手背,带着她的手绕着绣针转了三圈:“绕三圈,线才不松,针脚也稳,你摸这绷轴的凹痕,是我奶奶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239545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