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
["chapterid"]=>
string(8) "43022364"
["articleid"]=>
string(7) "6190343"
["chaptername"]=>
string(7) "第6章"
["content"]=>
string(2402) ",只是想把没教完的手艺传你。”
苏晓棠坐在石凳上,手轻轻搭在绣品的绸缎上,指尖能感觉到丝线的微颤 —— 和在绣坊时一样,只是这次更明显,像奶奶在她掌下轻轻理线。
她看着陆羽把槐叶撒进壶里,茶汤瞬间腾起更浓的雾,白色茶雾裹着茉莉香,慢慢在石桌上方凝成半透明的幕布,边缘泛着淡绿光,是茶籽和铜制茶则在稳住阵形,连空气里都飘着股熟悉的、属于绣坊的棉絮味。
“伸手碰试试。”
陆羽提起茶壶,将茶汤沿着幕布边缘浇了圈,雾幕突然清晰起来,连远处骑楼的 “趟栊门” 声都能隐约听见。
苏晓棠犹豫了下,指尖刚碰到雾,就被一股暖力拉进去 —— 眼前的场景变了,是 1998 年的岭南绣坊阳台,青灰砖墙上爬着牵牛花,竹竿上晾着半件 “茉莉双喜” 绣品,阳光把棉絮晒得蓬松,连奶奶晾在绳上的蓝布衫都看得清楚,衫领口绣着极小的茉莉暗纹,是广府女人爱绣的 “暗喜纹”,寓意 “藏在日常里的福气”。
<苏玉珍坐在藤椅上,银簪别着花白头发,手里捏着白瓷碟 —— 碟底 “玉珍” 二字在阳光下亮着,正接百年茉莉的晨露。
“棠棠,过来学绕线。”
老人笑着招手,声音软得像陈皮茶的甜香,碟里的晨露映着阳光,颗颗透亮,“这露要卯时接,沾着岭南的晨雾气,染的线才香,绣在嫁衣上,能留三十年 —— 你看,奶奶每次都在露里加片花瓣,线就更润了。”
年幼的苏晓棠跑过来,小手抓着绣线,奶奶握着她的手,绕着绣针转了三圈:“绕三圈,线才不松,针脚也稳,以后你绣嫁衣时,婆家见了会说‘这姑娘的手艺,是老西关的规矩’。”
绣针划过绸缎的 “沙沙” 声里,老人哼起《茉莉谣》,调子和苏晓棠记忆里的一模一样,只是这次更清晰,连她当时笑出的虎牙、奶奶指尖蹭过她手背的薄茧,都能在雾幕里真切感觉到。
雾幕幻境・绣坊阳台(1998 年深秋)雾幕里的阳光突然暗了些,阳台的藤椅上,苏玉珍躺在上面,身上盖着那件绣 “暗喜纹” 的蓝布衫,手里还攥着 “茉莉双喜” 绣品,指尖"
["create_time"]=>
string(10) "1761239505"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