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017367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189642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11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552) "晕眩,却也更加沉浸于这种被接纳的喜悦中。

陈希坐在主位,微笑地看着这一切,偶尔插几句话,点拨一下“行业趋势”,或者分享一两个自己早期“吃苦”的小故事,既拉近了距离,又巩固了自己“导师”和“引路人”的形象。

这顿宵夜,只是李伟接下来长达数周的、高强度“赋能”培训的开胃菜。

从第二天开始,他的生活被彻底填满了。

陈希为他制定了一份详尽的“百日成长计划”。

每天早晨七点,他必须准时在团队的微信大群里打卡,发送一段充满激情的“今日目标”语音。

起初,李伟对着手机话筒还会脸红、结巴,但在群里其他成员那些或慷慨激昂、或真诚动人的语音对比下,他强迫自己练习,很快就变得流畅而富有感染力。

上午,是线上课程时间。

他需要登录平台的专属APP,观看那些被冠以“财富密码”、“裂变核心”之名的视频课程。

讲师们无一例外地语气铿锵,表情丰富,将复杂的商业逻辑简化为“简单、听话、照做”六字真言,将成功的秘诀归结为“绝对相信”和“大量行动”。

课程中充斥着各种英文缩写和听起来高大上的新名词:“B2C2C模式”、“闭环生态”、“下沉市场流量池”……李伟一开始听得云里雾里,但反复观看、加上团队成员的“帮助解读”后,他渐渐觉得“明白了”,甚至能磕磕绊绊地复述出来。

这种“懂了”的错觉,带给他巨大的智力优越感。

下午,通常是小组讨论或线下“碰头会”。

地点往往在某个团队成员租住的公寓里,或者便宜的咖啡馆包间。

十几个年轻人围坐在一起,由一位“团队长”带领,复盘前一天的行动,演练“开拓市场”的话术。

“李伟,你来模拟一下,如果你的大学同学对你的项目表示怀疑,觉得是传销,你怎么回应?”

团队长王磊点名叫他。

李伟有些紧张地站起来,回忆着课程里教的标准应答:“首先,我不会和他争论。

我会说,我非常理解你的顾虑,因为我一开始也是这样想的。

但是,当你真正了解了我们这个平台的实力和商业模式……”“停!”

王磊打断他,表情严肃,“情绪不对!

你的语气里没有爱,没有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221215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