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
["chapterid"]=>
string(8) "43016598"
["articleid"]=>
string(7) "6189562"
["chaptername"]=>
string(7) "第3章"
["content"]=>
string(2680) "但暗示我,仅凭目前这些“证据”,很难立案调查。
“林小姐,监控显示只有你本人出入。
这些袖扣……会不会是你不小心掉落的?
或者,有没有可能是某种……心理压力导致的……”年轻警察措辞谨慎,但意思很明显。
送走警察,我瘫坐在沙发上,浑身发冷。
他们不相信我。
那种审视的、带着些许怜悯又夹杂着不耐烦的眼神,我太熟悉了。
就像之前我看过的那个心理医生。
因为持续的精神紧张和睡眠不足,一周前我去见过一位心理医生。
聊了四十分钟,他得出的结论是:工作压力过大,竞争焦虑,导致了轻微的被害妄想倾向。
他建议我休假,放松,必要时可以开点助眠的药物。
去他妈的被害妄想!
我猛地从沙发上站起来,冲进卧室,拉开衣柜最底层的抽屉,翻出那个丝绒盒子。
打开。
两枚银色袖扣好好地躺在里面,在昏暗的光线下,泛着冷硬的光。
我拿起其中一枚,又走到客厅,从茶几上捡起今天刚发现的那一枚,放在一起对比。
一模一样。
无论是花纹、材质,还是那颗幽蓝的碎钻,甚至连内侧那个细微的定制编号,都分毫不差!
这绝对不是我的!
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。
这不是幻觉,也不是压力过大。
有人,有一个看不见的人,在用这种方式,精准地、持续地,对我进行着某种恐吓。
他(或她)了解我的喜好,甚至能弄到和我一模一样的定制袖扣。
他(或她)能悄无声息地进入这栋安保严格的大楼,来到我的门口,放下这该死的“礼物”,而不被任何监控拍到。
他(或她)想干什么?
接下来的几天,袖扣没有再出现。
但我并没有感到丝毫轻松。
那种被窥视的感觉反而更强烈了。
走在路上,总觉得背后有视线;回到家,总会反复检查每个角落,甚至床底和衣柜。
夜晚,一点细微的声响都能让我惊醒,冷汗涔涔。
我试图跟物业反映,希望他们加强巡逻,或者查查楼道的监控是否有盲区。
物业主任是个圆滑的中年男人,表面客气,话里话外却透着敷衍:“林小姐,我们小区的安保是全市一流的,监控全覆盖。
警察也来看过了,没什么问题嘛。
你是不是最近太累了?
要不,先休息休息?
"
["create_time"]=>
string(10) "1761217976"
}